《垂头丧气》成语故事及意思道理寓意

2021-8-7 14:22阅读:923作者:成语

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

垂头丧气的意思是:形容失望或受到挫折时情绪低沉的样子。失意懊丧、萎靡不振的样子。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意气颓丧。

垂头丧气的道理

垂头丧气的寓意启示我们:宦官韩全诲看到李茂贞、朱全忠集团争权争得不亦乐乎,考虑到自己与李茂贞的交情,生怕李茂贞失利,连累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于是,放火烧楼,迫使唐昭宗依照自己的计划抵达凤翔,帮“友人”李茂贞劫持皇帝。孰料,李茂贞却不顾昔日交情,在关键时刻,毅然出卖韩全诲,拱手将皇帝献给了竞争对手朱全忠。韩全诲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可悲!可叹!

垂头丧气的拼音

垂头丧气的读音:chuí tóu sàng qì

垂头丧气的近义词

灰心丧气、萎靡不振 唉声叹气 妄自菲薄 怏怏不乐 弃甲曳兵 万念俱灰 自怨自艾 低首下心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嗒焉自丧 无精打采

垂头丧气的反义词

昂首阔步 趾高气昂 趾高气扬 激越昂扬 气宇轩昂 气冲霄汉 乘风破浪 斗志昂扬 得意洋洋 沾沾自喜 耀武扬威 摇头摆尾 洋洋自得 踌躇满志 吐气扬眉 眉飞色舞 毫不气馁 额手称庆 自鸣得意 得意扬扬 眉开眼笑 信心百倍 神采奕奕 春风满面 昂首挺胸 容光焕发 壮志凌云 洋洋得意 荣光焕发 高歌猛进 八面威风 神采飞扬 扬眉吐气 意气风发 扬扬得意

垂头丧气造句

众人都默不作声,~地聚坐在一起,不知如何是好。

眼看马上就腊月三十了,身无分文,他又气又恼,~地回到家里。

垂头丧气的出处

垂头丧气出自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 上手称谢。”

垂头丧气的故事

唐朝末年,政治腐败,各地的藩镇,都拥兵自重,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北方的两大藩镇李茂贞、朱全忠为了控制当时的傀儡皇帝唐昭宗,把持朝政,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当时有个叫韩全诲的宦官,和李茂贞有点交情。他生怕朱全忠先打到京城长安,自己的性命难保,就哭着劝皇帝说:“朱全忠如果打到长安,一定要皇帝禅位给他。臣下不忍心看到大唐江山在皇上手中失去,不如皇上到陕西凤翔去依靠李茂贞,再讨伐朱全忠。”

昭宗起先不答应,韩全诲就放火烧楼,最后逼着昭宗到了凤翔,朱全忠则紧追不舍,一路打到凤翔,把凤翔府团团围住,昼夜攻城。

围城日子久了,城中粮食不够吃,饿死了许多士兵和百姓,连昭宗也吃不饱。不少大将不得不出城投降了朱全忠。李茂贞也慌了,于是写信给朱全忠说:“这次祸乱,是宦官韩全诲等人造成的。我害怕皇上被坏人利用,您当时又没有赶到,只能让皇上在凤翔住下。既然您有心主持社稷,我愿意鼎力相助。”

韩全诲等一批宦官把昭宗逼到凤翔,等于帮李茂贞劫持了皇帝,原以为立了大功。不料李茂贞无能,竟要把皇上交给朱全忠。这样,他们几个的性命一定不保。所以韩全诲和其他几个宦官越想越害怕。大势已去,又没有其他办法可想,一个个垂头丧气,默不作声。

果然不几天,昭宗便下命令处死了韩全诲等一批宦官。不久,昭宗也被朱全忠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