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尝试_事例生动典型,引起读者兴趣

2018-11-25 10:44作者:佚名阅读:869
本文以一本书中的故事开篇,从而得出论点,接着以爱迪生等人的例子来证明尝试的重要性,然后联系实际生活,谈生活中要如何尝试,最后以号召作结。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引一议一联一结”结构方式的文章,在论证上中规中矩。
在烈日下,一群饥渴的鳄鱼陷身干水源快要断绝的池塘中。面对这种情形,只有一只小螺鱼起身离开了池塘,它尝试着去寻找新的生存绿洲。塘中之水愈来愈少,最强壮的鳄鱼开始不断地吞噬身边的同类,苟且幸存的鱼看来是难逃被吞食的命运,然面却不见有鳃鱼离。池塘似平完全王涸了,唯一的太鳃鱼也耐不住饥渴面死去了。然面,那只勇敢的小鳄鱼呢,经过多天的跋涉,幸运的它意然没死在半途中,而是在王呈的太地上,找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开头运用一整段的篇幅来椰活短文的内容,虽未直接做出评价,但是作者的叙述倾向不言而喻。
这是我读过的一篇短文的太致内容。读后,我获得了不小的启示。试想,如若小鳄鱼不是勇于尝试,寻求另一条生路,那它也难逃丧生池塘的厄运:而其他的鳄鱼,如果它们不安于现状,勇于尝试,那么它们又怎会落得身死于塘的可悲结局?由此可见,勇于尝试的精神多么重要!(举完事例之后,作者趁热打铁,设想鳄鱼种种可能的结局,从而确立了勇于尝试的中心论点)
纵观古今,凡有成就者,他们无不具有勇于尝试的精神。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做灯丝,竟不屈不挠地进行了8000多次尝试。试验初期,他找了1600种耐热材料,反复试验了近2000次,结果发现只有白金较为合适,但白金比黄金还贵重些,这就是说实验失败了。面对这样的失败,一般的人肯定会选择放弃然面他没有,而是继续尝试。通过不断的尝试,爱迪生最终获得了巨太的成功,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这“光明”之光,与其说是电之光,还不如说是勇于尝试的精神之光。其实,如果我们能细细想一想,就会惊奇地发现,爱迪生所取得的1000多项成果中,意没有哪一项不是在不断尝试之后获得的。“一次尝试,就有一次收获”,爱迪生的这包话道出了他成功的秘诀。我爱迪生的事例,集中表现了他“爆败屡试“的精神,进一步鼓励读者勇于发挥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还有研制出雷管的诺贝尔、发现了雷电规律的罗蒙诺索夫、第一次驾飞机飞上天空的莱特兄弟……他们所取得的一个个惊人的成就,又有哪一个不是尝试之花结出的硕果呢?写到这里,我在想:在崇拜伟大人物的同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崇拜造就伟大人物的勇于尝试的精神呢?
不仅在科学上需要这种尝试精神,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也同样需要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吗?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尝试着质疑课本,尝试着与同学共同探讨,还应尝试着理解别人、关心别人……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将得到增长;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能力将得到提升;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人性将得到升华;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将攀上一个又一个智慧的高峰。

【技法点拨】如何使用事实论据

(1)事例叙述要高度概括集中,不能过于详细分散。议论文使用事实材料应该要以不损坏议论文的形象、改变议论文的性质为准。

(2)事例叙述要紧扣中心论点,有明确指向性,把握住叙述重点。议论文写作使用事实材料是有所选择的,挑选以是否符合中心论点的需要为标准。

(3)事例叙述后要有理论分析,把事例与论点紧密地联系起来。写议论文时不能论点是论点,材料是材料,两者要有必要的联系。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