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担当 - 关于责任的高考议论文
- 本文将“要敢于担当责任”作为中心论点,开头段亮出后,便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使用正反对比法、例证法论证。在论证的过程中,作者十分善于扣紧中心分析说理,注意让“责任”“担当”字眼不时出现,使得本文观点鲜明突出,论证充分。除此之外,本文还有两个亮点:
- 文采飞扬,感情真挚。首段连引梁启超、鲁迅、林则徐的名言,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引出中心论点。连续引用,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第二段“工程师的责任”“教师的责任”“医生的责任”三句,形成排比,使得行文饱蘸感情,极有气势。
- 选材新颖,时代感强。吴斌是高考前夕出现的英雄,怕是很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考生还不知道。本文作者将其写进了作文中,自然让我们感觉新颖,充满时代气息。
责任·担当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认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鲁迅在《自题小像》中提到,“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更是发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言壮语。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责任,一个神圣的字眼,当我们选择了它时,我们就要全力以赴,敢于担当。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工程师的责任在于建造坚固的高楼大厦;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知识;医生的责任在于医治疾病……当我们都敢于担当我们的责任时,我们的社会是有序的社会,我们的社会是相互信任的社会。但是,问题在于,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些人全然不知自己的责任何在,因此“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问题层出不穷,温家宝总理怒斥“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试问,如果各行各业都敢于担当自己的本职责任,还会出现一系列的道德滑坡事件吗?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背后是担当责任的缺失,从而造成的是社会良心的缺失。
先不说我们的革命先烈是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拯救万民于水火。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仍不缺乏责任的担当者。吴斌,一名普普通通的客车司机,在自己严重受伤的情况下忍住剧痛将客车停在路边,使一车人平安。他的事迹让人感动,正是因为他的责任担当精神的存在,我们才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大义。吴斌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对自己责任的担当,我们用对烈士的悼念感受到了责任的沉重。敢于担当责任者,必是社会所需之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耳边再次响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我们的肩上,也在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这责任不仅仅在于献身祖国建设,更在于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敢于担当之人。敢于担当责任者,必是社会之栋梁,时代之楷模。
敢于担当自己的责任,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在时代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各行各业,虽分工不同,但都应敢于担当自己的责任,无愧于自己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