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君子”,你有怎样的思考材料作文范文及解析
“君子”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语,“君子如玉”“谦谦君子”“君子不器”等表达了中国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然而备受古人推崇的“君子”品格,已然成为现代人的稀缺品格。很多人提出,应提倡做一个“现代君子”。然而,何为“现代君子”,又如何做一个“现代君子”,也是众说纷纭。
关于“现代君子”,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现代君子高中作文800字《慕彼之风静待汝归》
慕彼之风静待汝归
孔子云“谦谦君子,幽幽如兰”,金庸云”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君子之音犹如万千钟磬齐鸣般响彻云霄,然而这曾经备受古人推崇的君子品格如今却已稀缺,时代之下,静待其归!
“君子如玉”“谦谦君子”“君子不器”,这是古时人们的终极信仰,是至死不渝的信念;这不只是人们对大同世界的美好愿景,更是对个人价值的永恒追求。“君子品格”于社会各阶层之中均有之。在那个交通水电极其不发达的社会里,精神支柱就显得尤为重要,四民异业而同道,靠的不只是小农经济的基础,更多的是共同的价值追求。“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万古长河中,先人们将君子之风化作一颗明珠,久居于心,不被尘锁,不为世扰,照其前行之路,护其内心山河。
再观当下,“重庆公交坠江”惨案暴露了多少人人格的缺陷?中国的君子品格真如“祥林嫂”般老掉了吗?我想,时代纵变,君子品格不能丢,尤其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赋予“君子”以现代内涵,成就“现代君子”。
“现代君子”自然有其现代阐释,但不管如何阐释,我想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也就是说“现代君子”是在“古代君子”基础上发展而来,一脉相承,不应割裂的,还应葆有古代君子那份谦逊、坚韧的格局,心怀天下。现代君子应当继承前人之志,将君子之风发扬光大,更应将其深融于时代之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
新时代领路人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当我们怀揣使命,肩负重任时,我们便会对一切工作追求极致的完美。这份追求应是现代君子所具备的工匠精神。“心在一艺,其艺必工”,现代君子应当发扬“钉子精神”,锲而不舍地追求大国荣光,葆有苛求完美的心态,如此在平凡的岗位上亦能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正如“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也都可成为君子。
如若人人皆可做到如此,那我们离心中的大同社会还会远吗?离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昂首于世界,还会远吗?君子的品格在当代绝不应被束之高阁,它也绝不是常人触不可及的人格,相反,它于过去、于现在、于未来,都以一种鲜活的方式,长存于精神之中,从未淡去。若有朝一日,中国特色的君子品格被我们永久地存封于史册之中,我们又以何种方式来证明我们是炎黄子孙?
雄关漫道路远兮,君子之魂未离。纵路漫漫其修远兮,君子兮初心不易。
愿君子之风,回归你我。
现代君子作文800字
这是一道给定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体现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材料有两点意义尤为可贵:
一、引导考生对“现代君子”进行阐释,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阐释层面,理论之外更重要的是实践,紧承“何为‘现代君子’”后为“又如何做一个‘现代君子’”,这就提示考生,能真正践行君子之风的方为真正的君子。
二、材料在引出“现代君子”前提到“备受古人推崇的‘君子’品格,已然成为现代人的稀缺品格”,这样的品格是时代的需求。不管社会如何变迁,“君子”如何定义,古人推崇的“君子”品格总不应丢弃,因为那是文化的根脉,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坐标。
因此,对于本材料中的所提及的古代“君子品格”之表述,命题者是有用意的,“现代君子”的内涵绝不是与古代的“君子品格”相割裂而存在的。考生在写作时,应从古人推崇的君子品格入手,明确“现代君子”应葆有古人推崇的那些品格,然后有所创新,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这样的角度应为较高站位的立意。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继承古品再添新格。
2.坚守初心,“君子如玉”。
3.君子之风,静待汝归。
4.“谦谦君子”,国之重器。
5.君子不器,唯家国兮。
……
偏题立意:
1.不谈“君子”,只谈“品格”。
2.不联系材料,漫无边际谈“君子”。
审题
限制性
1.逻辑条件限制。本则作文材料看似开放,可针对“现代君子”各抒己见,实则不然。材料中有一些隐含性的限制条件,考生需要深入挖掘。考生通过分析材料中的逻辑关联词,可以挖掘出文本之下的深意。要注意材料中的两个“然而”,第一个“然而”引出的关键点是,备受古人推崇的“君子”品格却为现代人所缺失;第二个“然而”抛出材料话题,即“何为‘现代君子’,又如何做一个‘现代君子’”。因此,考生在谈对于“现代君子”的思考时,应注意以上隐含限制,行文中也应有所体现。
2.价值判断限制。材料中隐含了命题人对于古代理想人格的推崇,虽然材料中说对于如何做一个“现代君子”,众说纷纭,但考生还是应挖掘出命题者的意图,深入思考在成为“现代君子”的同时,能否丢掉古人推崇的“君子”品格。这其中就隐含着作者的价值判断。
3.立意限制。“关于‘现代君子’,你有怎样的思考”,限制了考生写作的方向,且这应该是审题立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据此,考生可以选择回扣材料“何为‘现代君子’,又如何做一个‘现代君子’”,从这两个角度进行阐释,体现独立思考能力。
4.文体限制。“思考”偏理性,文体以议论文为宜。材料中设置了两个问题:何为“现代君子”?又如何做一个“现代君子”?从讨论问题的场景看,考生需要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也以议论文体为佳。
开放性
1.立意选择自由。材料中给出一个特定的情境:“何为‘现代君子’……众说纷纭”,由此引导考生谈对于“现代君子”的理解。这就给了考生一定的立意选择空间。对于“现代君子”的思考,我们可以从材料中的“何为”入手,当然也可谈“如何做”,二者兼而有之也未尝不可。每一个立意点又可辐射出很多立意。
2.联想和思考开放。材料中没有给“现代君子”任何界定,只说“关于‘现代君子’,你有怎样的思考”。相关思考,应是见仁见智的。除了材料中古人推崇的“君子品格”外,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对“君子”进行重新定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均能体现考生在写作时思考的深度、广度以及思辨能力。
3.联系现实具有开放性。既然要体现对“现代君子”的思考,自然要联系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来谈,考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能联系的社会现实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