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高中作文800字
所谓“阅”,盖博见识、发精神、养情操。
“阅”,通俗来讲就是“看”,但同样是用视觉来获取信息,“阅”与“看”又有何异?“尔有翹于彼者乎”中的“”,卖见,像是在偷看;“有目共睹”的“睹”,更像是见证。唯有“阅”一字,像是一种正式的“看”。阅什么?阅名山大川,阅奇幽绝景,阅贤士之宏肆文章。一个人所阅,必定是有可阅之处,才会说“阅”,否则为什么不说看、见等呢?就像是新沐弹冠,不能忍受一点污垢一般,像是见一位高风亮节、仰慕许久的隐士一般,像是在绿意尽靡、残败萧索的荷塘里见到的唯一的荷花一般,莫不让人提起百分精神所以,能用上“阅”一字者,必定是那些让人增长见识、开阔心胸之事或物。
在见识已广后,心中若有对应之气被激发,内阗外溢,必定要抒发精神。明代宋濂作《阅江楼记》,窃以为,题中唯“阅\"字最妙。言之他人,皆初不解,何也?试想一下,从家中信步走出,见一崔嵬怪奇之山,而石阶平整,上有一楼,坐其中正对长江,见天堑浩荡,白涌碧翻,內心都为之放松。用“览”一字,不正是对此的写照吗?但我要说,览长江,不过是停留表面,只见山水之乐,却不知那些据此偏安的朝廷,让长江见证了多少不得志之士的血泪啊!宋濂难道就不是有感于此,才作《阅江楼记》吗?奚止夫观赏游玩之乐,恣意放体之情呢?所云“阅”者,必定是在见识常人所谓博见之事后,激发其志气,抒感其精神。或如孙兴公之幽渺,或如谢惠连之脱颖,或如王仲宣之奇伟。较其文风,则相悬不可比,而溯其本,盖为一也。
所谓博见识、发精神者,难道不都是一种过程吗?一种涵养气节、助长情操的过程。现在人常常喜欢说阅读。为什么?难道只是一种增长知识、有所求取的行为吗?如果是,那为什么不请名师教导?这不更有效率吗?因为阅读,它是一种个体亲身的体验,是能让人沉浸其中而不自知的。古之大家,每每谈及自身阅读的体验,都是大同小异的,不管是韩退之的焚膏继晷、李清照的自得其乐,还是归有光的不知寝食,都可见其沉迷。苏辙所说观景养气,难道读书就不能养气吗?苏辙在出游之前,心中的志趣、情操,心中的浩然气,难道不都出于阅读吗?所以“阅\"更是一种养情操的行为。
“阅”之一字,其义盖古已繁且多矣,今只能浅谈其博见识、发精神、养情操耳!我读书人,必能从“阅”中,感悟出一片域外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