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卷的五道作文题任务清楚、指向明确,确实做到了不在审题上难为学生,却不知江苏的命题专家们为什么不把命题“初心”明明白白地告诉考生。作为江苏卷的收官之题,竟然命制出地狱难度的作文题目!
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依旧沿用了前两年的多角度立意的形式,但相比于去年的“青春不朽”而言,这次的“智慧”的可选角度更加多元化,考生可以根据材料中给出的智慧是一种“经验”、“能力”、“境界”、“本色”等角度切入立意。
2014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是一个给材料作文。材料中列举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青春是不朽的”,一种认为青春会老去。这两种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它们说的不是一个层面的意思。
拒绝平庸”这个题目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为事实上很多考生乃至很多成年人在生活中都很难拒绝平庸,现在要他们在作文中拒绝平庸,又怎么能做到呢?
一说选材新,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搜奇索异,其实从身边同样能够选到新鲜的素材。那些被普通人忽略的小事往往具有创新潜质。本文所写的妈妈的故事就属于这种情况。本文不仅选材新,而且语言特别风趣,也做到了俗中求新。
2015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的关键词是“智慧”,这是一个很抽象的字眼。材料中给了几个提示性的词语——“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这等于提示考生,智慧跟经验、能力、境界有关。
从审题的难度来看,2017江苏作文题目没有为难考生。车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的一种事物,题目可以换成对“车”的随想,就会轻松很多,然而随想不等于乱想,得想得有角度、有深度。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沿用了往年提示语(材料)+题目的形式,但有一些变化。材料不是对命题中有关概念的解释或解说,而是引用了古今中外有内在关联的三则材料,从中引出题目。而这三则材料又有明显的提示、引导的作用,实际上降低了审题的难度。
2013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目所给材料是一则小故事,情节似乎很简单,但内涵丰富,给人留下的思考空间是广阔的。乍看上去,这是一道以人和自然环境为主题的材料作文,但绝对不仅仅局限于环境保护问题。
2014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目以有关“青春”的两句言论为材料,相比去年,稳中求变、同中见异。题目材料脱胎于英国散文家威廉·赫兹里特的《论青春不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