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Ⅰ作文题目是: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
2007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Ⅰ作文题目是: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07年全国卷Ⅰ的作文命题,与2006年全国卷Ⅰ一样,采取的是新材料作文的命制思路,所谓“新材料作文”,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
面对2011年全国一卷高考作文题目,大多考生就像面对一个庞然大物,不知所措,如同老虎吃天,无处下爪。“人贵直,文贵曲”,这是为人、为文之道。写好这篇作文,不能像回答政治试题那样,直截了当地你问我答。
2016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目有三个典型特点:形象性,现实性,思辨性。这几个特点都比较符合最新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比较符合考生的生活实际,几乎每位考生都会有漫画中的类似经历或体验,有话可说。
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目切题立意:1.疫情拉开距离,割不断爱。2.距离相隔,更见真情。3.疫情让我们的心更近了。4.千里与“一米”,温情和力量。偏题立意:1.我们在行动。2.乐观对待苦难。
2019年全国卷I作文题依然沿袭2018年以宏大主題为材料的作文类型,设置具体情景和指令任务,属于任务指令性题目。题目扣住热点,贴近生活,让学生都有话可说。
2019年全国I卷回归基本的任务驱动作文形式,主旨和话题范围,文体要求均在材料中明确限定。作为考生不可不知,不可不严格遵守。
2019年全国卷一作文题力避大而空,返璞归真,材料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自我。这道作文题设置的情景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利于学生真写作。
2019年的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目,劳动,一个从小就很熟悉的话题,小学中学作文练习应该也写过不少,到高中毕业时还要再写一次,是不是有些太陈旧了点?
2019年的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目,很多学校和教师都声称自己押中题了,至少很多都写过有关“劳动”这一话题的作文,今年的作文平均分略为44分,高分、满分作文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多。原因何在?
特级教师解析2020全国一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题目公布,很多考生和老师感觉“出乎意料”,因为平时的作文训练,写了大量的“家国情怀”作文。积累了大量的有关“疫情”的素材,但在考场写作中根本用不上。
解析2006年全国卷Ⅰ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参考立意,乌鸦不从自身实际出发,才落得被捉的下场,由此可见,不能刻意模仿他人,一切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这是一道社会热点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的主体是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推荐立意:距离彰显能力,联系体现力量;众志成城,用距离和联系书写人间大爱。
2014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目继续采用材料作文题型。这一题型的优势在于:第一,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第二,理解上不设阅读障碍;第三,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第四,有利于规避模仿、套作现象;第五,有利于评价上。
2009全国卷1高考作文材料从几个方面都触及了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考生可从其中一个方面展开联想进行写作。比如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可以联想到很多家长不考虑孩子的智力特点和爱好逼着孩子练钢琴、学奥数。
2013年新课标卷作文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应该比较理想。“切割宝石的经验和勇气”这个故事没有太大审题难度,让所有的考生都能有话可说,同时也让考生感觉好写但难以写好,从而区分出不同层次,是真正考查学生实际能力的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