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永恒的鸟巢
——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公元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中国,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
长达七十米的卷轴铺展开来,好一幅磅礴的水墨山水画布!
以画布为舞台,墨衣舞者在旋舞。不,他们不是舞者,他们是书画家。在辗转腾挪之间,在飘逸漫步之中,一道道墨迹酣畅淋漓地泼洒而出,构成了山,构成了水,构成了云朵,构成了骄阳……黑与白的强烈反差与高度和谐,诠释了中华文化的艺术精髓——艺术在于心,显于神,形似神不似不为佳作,形似而又神似方见功力。于是当身着霓裳的飞天舞者拉起了画卷,场内场外的中外观众无不为中华文化的恢宏大气所惊叹,被那亦真亦幻、意境深远的美所折服。
当三千名长袖高冠之士手捧秦汉竹简,口中吟唱着孔子箴言步入会场时,那浓郁且深厚的文化氛围,那奇妙而和谐的节奏韵律,那简短却饱含魔力的经典语句,让全场观众屏住了呼吸,被强烈地震撼着,只剩下三千高士的吟咏在升腾,在碰撞,在回响。突然,一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让舞台中央的活字印刷模块开始沸腾,像波浪一样起伏、欢腾,与吟咏的节奏彼此应和着;又一声“四海之内”,几款不同字体的“和”字出现在了全世界观众的眼前。那一刻鸟巢沸腾了,世界沸腾了,为了这精彩的表演,更为了这个“和”字——中国的“和”文化。在这一刻中国告诉全世界: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追求和谐的国家,讲究和睦、和善、和洽、和顺、和乐、和美的国家;“和”文化浸润的中国希望世界和平共处、和衷共济。一个“和”字集中昭示了本届奥运会的希望和企盼: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能像奥运赛场上那样,忘却国籍,抛开成见,扔掉仇恨,彼此之间只有友好的竞争,只有快乐的欢笑,只有衷心的祝贺。
正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由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共同演绎的奥运会主题歌的第一句就是“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撇开这支歌优美的曲韵不谈,单是歌词便能使人感到亲情、友爱和家的温暖,中国人民的友好、好客、博爱和对和平、团结的渴望,无不透过那悠扬的旋律,在鸟巢上空萦绕。
色彩,由黑色转向了七彩;舞台,由单调变成了绚烂。一个、两个、三个……无数的人穿着绿衣在舞台四周盘旋,这些绿衣使者的身上流溢着点点彩光,如明星般忽闪忽烁,如梦幻仙境般迷人,而一群背着书包的孩子则用心灵,用双手,用画笔描摹着祖国——不,是整个地球村的明天:秀水青山,蓝天碧草,绿树红花。于是鸟儿们飞来了并栖息在这满目翠绿之中,孩子们随之欢呼雀跃着……绿衣使者、赤子之心,难道还能有比这更适合表达绿色奥运、绿色梦想、绿色中华、绿色地球村的方式吗?
让我感动的远不止于此,你看那入场式上的一幕幕:姑且不表那些实力强劲的代表团行进时的昂首挺胸和踌躇满志,单单看那些虽只有几名乃至一名运动员参赛的代表团,他们没有丝毫的局促,同样高昂着头,同样健步行进,同样骄傲地面向镜头,同样兴奋地向场内外观众致意,同样自豪地高擎着国旗。他们也许没有优良的场馆来训练,也许没有获得金牌的实力,但他们不自卑、不气短,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代表祖国的希望和荣耀站在这里,此时此刻,自己就是国家形象,自己就是祖国精神。他们不仅是奥运健将,更是祖国象征,对于这样的强者,如此勇于挑战的健儿,无怪乎全场观众把更热烈更由衷的掌声送给他们呢!
奥运,自古以来代表的就是和平、运动、挑战和竞争。正是这种精神的支撑,人类才能不断地前进和创新。那仿佛照亮天穹的圣火,不正代表着光明、热情、和平的世界明天吗?
开幕式如梦幻般开始,又如梦幻般悄然隐去。在这里,我们曾梦回汉唐盛世,梦惊失落的绿野,梦见神女般的地球母亲……梦醒时分:我们将看到奥运健儿奋力拼搏的飒爽英姿;我们将携起手来营造这个世界的纯洁美丽;我们将为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在五环旗下,不论肤色,不论民族,生生世世,手牵手,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