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偷东西怎么教育

2025-3-16 18:45阅读:5作者:安妈说育儿

孩子10岁,几天前带儿子去超市购物。儿子吵着要糖。想到他的儿子有蛀牙,吃太多糖果对他不好,他没有答应孩子的要求。结账时发现我儿子手里拿着一根棒棒糖。经过询问,他犹豫了一下,说他是在超市拿的。小朋友偷东西怎么教育?

小朋友偷东西怎么教育

“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在此之前,你能给予的最好养料,便是美与爱吧。只要我们始终是对孩子充满爱的,相信他们在吸收了养料后,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小朋友偷东西怎么教育?

1、理解孩子

孩子对于没有见过的,或者是喜欢的东西,肯定会有十足的兴趣。当成人见到心仪的物品时都想买回家,更何况孩子,只是孩子不懂得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正确方式得到,是买还是借。他没有这个意识,他只知道我喜欢就要拿回来,不管别人是否同意。所以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属于正常的心理范围。

2、帮助孩子形成所有权概念

平时一定要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意才能拿,如果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拿走他们的东西,必须还回去,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同样,孩子的东西我们一样需要尊重,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我们也不能随意地拿取。孩子恰恰是透过我们对他的物品的尊重来体验到尊重感、界限感,进而才能够去尊重别人的东西,不拿别人的东西。

3、 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告诫孩子

孩子行为对错,父母的价值观会给孩子提供标准,所以给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很重要。父母需要告诉孩子,哪怕是一针一线,也不应该拿别人的。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用同理心能帮助孩子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事情。

4、让孩子归还物品和钱

如果孩子的东西是在外面商店或者别处拿的,事发后家长必须监督孩子或者陪他一起归还物品并道歉,而且必须是当面还,不能偷偷地放回去,这样能让孩子认识到这一行为的性质和相应的后果。如果孩子是从家里拿了钱,估计一下他到底拿走了多少钱,并向他说清楚这些钱必须偿还。孩子可以通过帮忙做家务来还钱。

小朋友偷东西的危害:

1、侥幸心理加重

孩子经常性的偷东西会造成孩子的价值观发生偏差,孩子在得手多次后,会滋生侥幸心理,认为不拿白不拿,拿了也不会被发现,久而久之,更加跃跃欲试。

2、学会撒谎

孩子的偷盗行为常常会伴随着撒谎行为的产生,孩子会用谎言来掩盖自己偷东西的事实,通过“据理力争”和“不在场证明”来为自己辩解,孩子的撒谎能力会在无形中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