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上幼儿园的孩子有什么心理
一些孩子原本好好地上幼儿园,突然就不想去了,有的甚至是到了班级门口看到老师又不去了,不让妈妈离开,这是许多家长可能都会遇到的事情。还有一些孩子晚上接时好好的,到了早上就不去,让家长极为头痛。
不愿上幼儿园的孩子有什么心理?
一、心理作用,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送孩子上幼儿园首先必须攻克的一道“难题”。为了送完娃顺利“脱身”,有些家长会跟孩子说“妈妈不走,妈妈陪你上幼儿园。”然后趁孩子不注意,偷偷的溜走了……
你能想象幼小的孩子一回头,找不到妈妈的那种害怕又失落的心情吗?上幼儿园=失去妈妈,在这个逻辑的支撑下,孩子就不愿意上幼儿园了。
二、未建立起集体生活的自信
很多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自理能力都是偏弱的,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服、不会自己上厕所。这时,有些家长就开始焦虑,“你不会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上了幼儿园怎么办啊?”这种焦虑的情绪一旦传染给孩子,孩子就会认为我什么都做不好,我上不了幼儿园,所以不愿意去幼儿园。
三、害怕达不到父母的期望
除了焦虑的情绪,给孩子制定过高的目标也会导致孩子生成抵制情绪。在上幼儿园之前,有些家长会要求孩子“见到老师要懂礼貌,要主动问好”、“老师提问的时候要大声回答”、“要遵守课堂纪律”、“要拿到小红花”等等。这些目标会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他会害怕自己完不成这些要求,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从而产生退缩的心理。
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怎么办?
1、开学之前多带孩子熟悉幼儿园
现在很多幼儿园都提供新入园的孩子只上半天课的特色服务,这个服务的目的就是给孩子一个熟悉幼儿园的过程。只体验半天的入园生活,还能有效的缓解孩子初次来幼儿园给心灵上造成的焦虑感。
2、提前帮孩子调整作息时间
很多孩子到了幼儿园以后对园内规律的作息生活不适应,因为孩子自己在家的时候,基本上是想睡就睡,想吃就吃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提前了解幼儿园吃饭、睡觉的时间,然后在家里的时候就这样执行,提前让孩子适应规律作息时间。
3、帮孩子在幼儿园找到归属感
由于初次入园环境、同学、老师一切都是陌生的,为了缓解孩子的陌生感觉,我们可以给他带一些专属的东西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借此找到安全感。例如:水杯、毛巾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约上同小区同龄的小朋友一起入园,这样一入园就有一个他熟悉的同学,也能让孩子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
4、鼓励孩子在幼儿园里多交朋友
2-7岁之间是孩子要经历人际交往的敏感期,对人际交往有强烈的意愿。父母可以多引导孩子广交朋友,多与人交往。这个阶段对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孩子的性格发展都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