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早恋
青春期的少年男女,逐渐从幼稚走向懵懂,对许多未经之事都充满敏感与好奇。特别是身处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影视、传媒、歌曲中情情爱爱的信息大量冲击着这些心理还不成熟的孩子们,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青春期的孩子是很容易早恋的,家长要正确看待。
如何对待早恋?
一、动手不如动口。
很多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早恋后,第一时间便是用暴力来解决这件事情。而事实上,这是最糟糕的一种处理方法。因为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存在逆反心理,如果父母太过强势,反而会起反作用。因此,父母应该坐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和他分析利弊,引导孩子做出正确选择。
二、表明鼓励态度。
父母不应当对于早恋这个词语太过于敏感,因此此刻强烈的厌恶感,会让孩子们对爱情产生恐惧和厌恶感。因此父母应该表明态度,不是不让孩子谈恋爱,而是希望现在以学习为主,谈恋爱可以放在未来。这样子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容易接受你的提议。
三、不要把事情闹大。
家长们需要记住,你们才是孩子们真正的依靠。在这种事情发生时,如果你选择不顾及孩子感受去闹大,孩子会觉得无依无靠,反而会投向早恋怀抱。
四、失恋时应开导。
在孩子面临失恋时,他们是非常脆弱的,因此这个时候,父母应该进行安慰为主的开导。切记不能冷嘲热讽,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难过。
孩子早恋的原因有哪些?
1、补偿心理。
有的青少年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争吵不休,在家里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忽视了亲子之爱,让孩子长期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当孩子在家庭中爱的缺失无法得到满足,必然在家庭之外去寻找那份温暖,这也是容易导致孩子寻找异性寄托情感的原因。
2、性心理的驱使。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性成熟的生理作用下,青少年们对性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与探索的心理,在荷尔蒙的驱使下,对异性有一定的性冲动,在性心理的驱动下,喜欢接近异性。当遇到自己钟情的异性时,爱慕之情便油然而生。
3、从众的心理。
中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有限,容易经不起各种诱惑,从众心理和模仿性极强。看到影视剧里的情爱或是同学有的谈恋爱了,自己也想模仿大众传媒和现实生活中的恋爱“榜样”,使他们产生了也要尝试一下的从众心理。
4、暗示心理。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们最容易受暗示。“心理暗示”对于他们认识世界、评价自我的情感、行为都有着巨大的“磁化”作用。这样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暗示,对早恋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女生,则更容易受同伴的暗示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