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说谎应该怎么正确的引导

2017-12-29 19:52阅读:2作者:第一次做麻麻

小孩上五年级,有一天给我说学校让捐款10元,我给孩子了20元,后来才知道学校根本没让孩子捐过钱,他是要钱买吃的了,孩子现在都撒谎,以后怎么办?小孩子说谎应该怎么正确的引导?

小孩子说谎应该怎么正确的引导

基本上我们每位父母都遇到过孩子说谎,而这也一直是我们家庭教育里令人头疼的问题。选择视而不见,怕孩子学坏,选择揪出孩子谎言,可我们自己又感觉到非常的失望和愤怒,甚至会质疑自己的教育问题。父母作为孩子人生道路上最初的榜样,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孩子。

小孩子说谎应该怎么正确的引导?

01、弄清孩子说谎的原因

当孩子预期事情会有负面后果而说谎时,父母应了解孩子的需要,制定更实际的规则。

另外,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比较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加强与孩子沟通互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02、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父母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某一次谎言就给孩子定性,给孩子贴上“小骗子”、“谎话精”、“吹牛大王”等类似的标签。

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起到了负强化的作用,可能会促使他今后更多地说谎。

03、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象

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小、想象力、创造力丰富的孩子更容易进行想象型撒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诉孩子什么是真实发生的,什么是想象的,让孩子逐渐把现实和想象区分开来。

当父母怀疑自己的孩子说谎时,首先应该进行仔细的调查、了解,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说谎,如果没有搞清事情真相就草率下结论,可能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04、将计就计,将谎言转化为智慧

可能家长们没有想到,在孩子的谎言背后还孕育着智慧种子吧?对孩子而言,说谎,尤其是幻想性说谎是他们想象力发展的最好见证。

家长可根据孩子说谎的情况分别对待,并进行恰当引导,孩子的说谎就不再是令家长朋友们头痛的问题。

05、让责罚变得更策略些

当孩子做错事,家长不要过分严厉。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相反还可能让孩子更加依赖说谎来逃避责罚。智慧的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这次错误“做文章”,既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又不失时机地利用说谎行为开发孩子的智力。

比如,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温和地提醒他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给他提出要求:你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弥补自己的错误行为。

06、给孩子补救的机会

如果孩子发生行为性说谎,家长一定要相信孩子会改正错误,给孩子提供补救方案并实施方案的机会。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养成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的习惯。

比如,孩子拿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回家,妈妈可以让孩子自己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错误?

小孩子说谎的原因:

1、认知能力的发展未臻成熟。

孩子年龄小、个子小,他所观察、体会到的事情,和成人自然不一样。

因此,他说的话有时就会显得很夸张,例如:“我家里有一个像房子一样大的球”。

2、为了引起注意。

孩子有通过别人的注意来肯定自己的存在的特性,如果在孩子的经历中,说谎比较能引起成人的关切,孩子就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3、父母的教育不当。

幼儿模仿性很强,父母的不诚实行为,不仅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会在他们的心灵播下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种子。

4、容易受别人的暗示。

家长不能用暗示性的提问口气问孩子,例如“你是不是把玻璃弹子吞进肚子里去了”?这种暗示性的提问,很多孩子会回答“是的”。如果你耐心些问孩子“弹子哪里去了”?孩子会指着桌子底下告诉你“弹子滚进桌底下去了”。

5、为了达到某种愿望而说谎。

有时,小孩子常会把希望得到的东西当成已经得到的。这是由于孩子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因而产生了“幻想”,并非真在说谎。

6、为了逃避某些事。

有时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某些事情,比如:孩子不愿去幼儿园,就会说“我肚子疼”。

7、因害怕训斥、打骂。

有些做父母的,每逢小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便要骂小孩子或打小孩子。孩子怕骂怕打,便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这种掩饰得到父母或教师的宽恕,于是第二次第三次做错事时,便再说谎来求得宽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