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缺乏自信心如何改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热情大方,自信阳光。但是,由于生活中的各种原因,有的孩子会出现自卑心理,不管干什么都是畏手畏脚,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让许多家长十分头疼。
小孩子缺乏自信心如何改善?
第一,鼓励孩子打开心扉,多交朋友。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性格往往性格比较内向,喜欢把自己孤立和封闭起来,不愿与周围的人交往,时间一长,就成了社交障碍。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允许孩子有更多时间与他人交流,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找到积极乐观的的朋友进行沟通,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交往,在沟通中学会沟通。
第二,多鼓励孩子,提高孩子的自我评价。
孩子缺乏自信心往往是对自己的能力或自身状况的进行过低评价,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所以,他们总是关注自己的缺点,然后越比越对自己不满意。
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并教育孩子发展自己的长处,让孩子看到自己每一次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肯定。
第三,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
当面对选择时,孩子会有自己的想法,当他提出自己的意见时,家长不要一味否定和拒绝,这样只会让孩子因为不被重视而丧失信心。
家长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认真思考孩子提出的要求,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拒绝包办一切的做法,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
第四,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往往意志比较薄弱,遇到困难时容易退缩,遭遇挫折和失败后容易泄气,总是不敢尝试一切事情。
因此,家长应该培养孩子面对困难的坚强意志力,要让孩子从失败和挫折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让失败成为激励孩子成功的动力。
小孩子缺乏自信心有哪些原因?
一、家长经常拿孩子作比较,打击孩子的自信。
相信很多人都有着“别人家的孩子”那样的噩梦,妈妈总说“你看人谁谁谁,学习成绩好,人缘好,还爱干家务,你怎么就这么笨,干啥啥不行!”在孩子取得一点成绩后,家长非但不给予鼓励,反而进一步施压,导致孩子自信受挫。
二、家长包办过多,让孩子丧失了能力培养的机会。
这是我们很多中国家长都会犯的毛病,我们现在看一些育儿节目也会发现,一些妈妈和奶奶喜欢孩子依赖自己的感觉,希望孩子事事都依靠自己,让自己有种被需要的感觉。这是一种非常自私的爱。真正的爱,不是替孩子长大,而是帮助孩子长大成拥有独立生活能力的社会人。
三、当孩子存在某方面缺陷或者能力不足时。
这类问题导致的缺乏自信是很普遍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当一个人在某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时就很容易自卑,这时我们不妨多看看一些成功励志人物的故事。
四、一味地付出,不求回报。
有的家长,很爱自己的孩子,宁可自己吃尽苦头,也愿意把最好的留给自己的孩子。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直把孩子保护在温室里,只会让孩子成长不起来,以后出社会稍微碰壁,都会觉得难以承受,自信心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