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四种家庭

2017-12-29 16:20阅读:1作者:粑粑麻麻的宝贝

孩子今年上高一了,还是特别内向,在学校有不会的题目也不敢问老师,在学校的朋友也很少,有时候让她上台发言,都不敢,孩子这么内向,以后怎么办啊?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哪四种家庭?

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四种家庭

很多家长自己的孩子从小很内向,但是一开始并没有觉得有太大的不妥, 就觉得这是孩子的天性,自己孩子就是不爱说话而已。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之后,发现孩子这种内向好像在逐渐加重,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哪四种家庭?

1、爱批评的家庭

一个受批评的家庭,家长忽视孩子自尊心的存在,常常对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孩子,常在孩子朋友面前或外人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谈论孩子的糗事,会使孩子在同伴中抬不起头。

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还会大大刺伤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憎恨,敌对和紧张情绪,促使孩子养成报复、自卑的不健康心理。 

2、过于勤俭的家庭

过于勤俭的家庭,看似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不浪费的话语,其实暗藏着一把把伤人的刃剑,给孩子的潜意识里形成罪恶感,从而产生自卑。

对于孩子来说不敢去向父母索要,永远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不如别人。有时候,不是贫穷让孩子感到自卑,而是父母对孩子过度节俭的态度。

3、过于强势的家庭

狂妄自大,自以为是,执拗,古板,坏脾气......强势的父母,会在很多事情上不由自主地代替孩子做主,枉顾孩子的感受,缺乏对孩子的尊重。

强势的家长总是认为孩子涉世未深年幼无知,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决定就是最最正确的,要求孩子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和接受,不能有任何与他相左的意见。

遇到强势的父母,孩子只能选择顺从,否则就不会有好果子吃。由于在家里受到父母的强势管理,孩子到了学校或者长大了走向社会,当遇到需要她去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变得软弱无能,畏手畏脚,逃避现实。

4、经常争吵的家庭

从小经历家庭吵架,长大后会存在一些社交恐惧,不喜欢和陌生人交流,包括同学、同事等,心理防线设定比较高,很少有敞开心扉的时候。

害怕与人产生冲突,再面对“争吵”氛围,会自我防备状态。在外看起来很乐观外向,但是真正走进内心成为朋友屈指可数。

孩子自卑的表现:

1. 拒绝说话和表达。

孩子的语言发育由于个体的差异,会有很大的不同,有的说话早一点,有的说话晚一点,这种情况家长无需担心。

但是如果孩子已经会说话,却总是不喜欢说话,有什么想法也不表达。

特别是在学校,有什么游戏和活动,别的小朋友都会踊跃参与,但自卑的孩子可能只会活在自己世界里,拒绝表达自己。

2. 不敢与人对视。

一个人的眼睛最能表达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一个自信的人敢于直视别人的眼睛,相反,如果孩子总是不敢和别人对视,说明孩子心里可能比较自卑。

当家长发现自家孩子不管和谁说话,眼睛都不敢看别人,就要及时的引导孩子。

3. 没有自己的主见。

有主见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要求。如果孩子小时候什么事都听大人的,一点点小事都要问大人,这样的孩子很可能是自卑心在作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家长对于自卑的孩子,要做的发自内心的去认同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好的,是有人爱的,即使不需要那么努力,那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