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全国2卷漫画“人”优秀作文《“人”有多少种写法?》
“人”有多少种写法?
这幅漫画,其实是个标准的楷书“人”字的写法。笔画动作的描述,有着非常明显的寓意。
比如起笔要“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就是人要持盈守虚,戒骄戒躁;行到中间要“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就是要坦坦荡荡、刚正不阿;收笔要“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就是要久久为功、坚持不懈。这样,一个“人”字就写好了,一个人也就做好了。
不过,“人”字都是这么写的吗?
从书法来说,当然不是。王羲之的“人”写得很飘逸灵动;褚遂良的“人”字则婉媚婵娟;米芾的“人”字更是有想象力,最后一笔写得既像捺又像点,被称为“八面出锋”……
就像孔乙己说“茴”字有好几种写法,如果风格也算一种写法的化,“人”字也很难多。欧、颜、柳、赵,苏、黄、米、蔡,南董北米,各不相同。
“人”字那么多,那么做人是否也是如此呢?翻一翻《世说新语》就能看到,其实人格,也有很多元的面向。阮籍不拘礼法,嵇康潇洒不羁,王导缜密周道,谢安清旷高远,王述急躁易怒……如果说,这一个个历史人物,都形象化地变成一个“人”字,想必也是各有千秋、绝不雷同。
那么,这个标准的楷书“人”字,是否可以说就没有意义呢?毕竟人有很多面,怎么会只有一种“写法”?
恐怕也不尽然。楷书又被称为正书、真书,“正”这个字,就表明了楷书的基础意义,楷书诞生之后,就基本被认作书法的起步了。
所以王羲之、褚遂良、米芾、赵孟頫、董其昌,无论是谁,无论最后变出怎样的风格,飘逸和沉郁,他们都必然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练过楷书,写下过这个“藏而不露”“不偏不倚”“缓缓出头”的“人”。这些工整、严密的字,就是之后风格突变的起点。
做人也是这样。无论最后变成怎样的性格,无论怎样千人千面,从根本上来讲,那些做人的道理其实是大同小异的,正直、善良、勇敢、体恤……外在的形象特点、性格特征可以千变万化甚至千奇百怪,但那些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没有太大不同。
从阮籍到王述,都可以算历史上的正面人物。典籍里记载的他们,从面貌看绝不是“一路人”。不过扒开这些“外在”,深入内里地看,又有多少不同呢?阮籍放诞,谢安高远,本质里不都是对人本质意义、精神世界的一种思索?
现代社会更是如此。我们生活在有着60亿人口的地球、14亿人口的中国,丰富多元才是一种底色。人与人的差异肯定是巨大的,不同的口味、喜好、观念,才会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谱系。
从今天的互联网看,因为一些认知上的差异,总能产生巨大的观点对撞。我倒是希望大家都能看看这幅漫画,我们每个人是不同的,但人应该具有的特质,不外乎这么几种。我们对事物的分析、对他人的判断,事实上也该保持一种对底色的关注、对差异的包容。
在今天,我们更需要强调这个道理:我们大不相同,因为我们是生活在不同角落的人;我们也没那么多不同,人之为人的核心品质,是跨越时空的存在。
(易之媒体评论员,2007年参加高考,考取暨南大学,语文分数:128/满分150)
【解析】全国卷每三年就出一次漫画作文,果不其然。这次不再是纯粹的漫画了,而是通过书法作品来谈人生,很有文化意蕴,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生有福了。“藏而不露”寓意人生起步,要注意有所保留,正如《菜根谭》“君子之才华,玉润珠藏,不能使人易知”;“不偏不倚”寓意着为人处世,不要过于有所偏向,要尽可能“广结善缘”;“缓缓出头”寓意着,当你确实有实力出人头地时,也要审时度势,慢慢顺势而为,不可焦躁,反为不美。材料下面的任务很具体,“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还有“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尤其是“鉴别与取舍”这几个字特别的有寓意,值得深思。写一个“人”字,“三致志焉”,事实上通过写人,教导我们做人。
【标题】
假如你赞同图中的做人观念,你不妨写:《进退有度,从容写“人”》《刚柔相济,韬光养晦》
假如你不赞同图中的做人观念,你不妨写:《书写新时代的“人”字》《一路且放歌,写“人”莫循古》
【误区示警】这一道题较为开放,正反均可以考虑,注意一定要自圆其说,要结合图片本身,否则42分以下。
【满分提纲(赞同)】
1.利用书法来教导我辈做人,於我心有戚戚焉。
2.先贤为人处世,确实有过人之处。
3.起步藏而不露,方起得平稳。
4.过程不偏不倚,方走得扎实。
5.结尾缓缓出头,方柳暗花明。
6.优秀传统文化,是立身之本,也是强国之基。
【满分提纲(不赞同)】
1.利用书法来教导我辈做人,我对此有崭新看法。
2.诚然,先辈之用心可以理解,但那是旧时代之做法。
3.新青年,新时代,处处谨小慎微,难成大气。
4.做事要大张旗鼓,做人也要虎虎生威、天清日白。
5.处处不偏不倚,诚非我辈所该有,所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