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门·未来 - 2014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2019-4-1 10:39作者:浙江考生阅读:737
  • 名师点评:标题非常恰当地表达了门、路与未来三者的辩证关系;开篇即以整理出的自己阅读过的书籍内容,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点明文章的主旨。正文举道家、儒家的祖师和当今的韩寒为例,证明走自己之路的重要性。高中生活的特色概括,更体现了作者在写作内容方面取舍的睿智。
  • 且不说第二段的引用之妙,只看第三节的比喻、拟人、引用、排比之趣,就让人佩服不已:高中生活已渐远——尽管那里有风雨、有泥泞、有失败,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之门已渐开。修辞可以去掉僵硬的说教面孔,变成生动的育人形象。
  • 作者在文章里流畅的阐说中,有坦然面对挫折的准备,有坚定承受失败的坚强,有欣喜朝向目标的信心。这种心态,有助于激发他的思维,激活他的思想,写出一篇引人的好文章来。

路·门·未来

也许你看过《楚门的世界》,他推开生活的门,发现世界竟是戏剧,于是崩塌;又或者你知道《美丽人生》,祖舒华推开人生的门,发现身后的路是集中营里的悲剧,门后却是父亲的爱与幸福。人生就是不断推开一扇扇门,生存或毁灭,总要克服对未知的恐惧,走出无法复制的我的路来!

由庄子的不羡庙堂之神龟,只求曳尾于涂中,比之于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周游列国;由李白的“长安市中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比之于求仕之人的“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一直以来我们对那横亘在面前那厚重笨拙的门的态度就纷繁不一。从前“80后”有叛逆者韩寒在大学之门前游荡一会儿,便潇洒走了另一条令他称于世的作家之路;而后至如今,千千万万的学子如我,将公式拆分组合,背诵古诗名作,“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忐忑地轻轻推动那大学之门。

高中生涯里,我曾见过那理化生的科学之门在我面前徐徐开启,那背后散发出的光芒是真理与兴趣的启蒙之光在闪耀。感受到内心与生俱来的琴瑟和谐的美妙,于是豪迈而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在这条路上一直前行。他们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而我想,我在这路上留下的痕迹,一定不像诗中“雁过无声,风过无痕”,而是刻骨铭心的吧!理科之路,承载的是见到试管中的溶剂变幻成缤纷色彩的欣喜;承载的是久攻不下的物理题终于拨开云雾见真相的酣畅淋漓;承载的是在生物学中感受自然奇迹的虔诚之心。这一路上,尽管累过伤过想逃过失败后又重新站起来过,尽管在黑夜中失声痛哭过,但所幸,虽然路不是那么平坦,磕磕绊绊的,我还是带上我的初衷,安然无恙地踏上最后的征程,来到这大学之门前,这交界处。我已经准备就绪,而你看,门也正徐徐打开。

谁也不能否认,对未知的恐惧是人内心深处小心翼翼守护着的方寸之地,而门恰恰又是这样一个奇妙又有些尴尬的存在,它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保护了人,却也限制了人,使人免受伤害,也让人禁不住想要看那背后究竟是怎样的世界,就像物理学上的一个有趣实验——薛之谔的猫,你永远猜不到盆里的猫的生存状态。

而走人生之路,就是带着些许欣喜而又紧张的心情,听钥匙在门里与齿轮完美结合的声音,谁说门背后就不是幸福的明天呢?非常喜欢泰戈尔的一句话:“你只管走过去,一路上鲜花自会开放。”我也坚信,路上那深深浅浅的脚印,拼出的是我的梦想与初衷。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