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2007年福建卷季节高考满分作文有着敏锐的洞察力,立意新颖独特,抓住现实生活中“城市季节”的迷失,写出了自己独到的思考,“为何不给季节留一个空间”,引人深思。
“道是缺憾却完美”,用寥寥数语就把缺憾与完美的辩证关系准确的表现出来,具有很强的概括力。
本篇2006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梁山英雄论三国》话题作文为广大的考生开拓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故事新编更体现了开放性思维,激活了创新意识。本文就是一篇故事新编类的记叙文。
《箭锋上的友情》改写故事,既要忠实于原著,遵循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又应该根据新的情节进一步补充、丰富人物的个性,而不是简单的重复。这篇作文,在忠实于《三国演义》前提下进行的再叙事就颇有创意。
本篇《戈多来了》是一则简洁的寓言!既有诗歌复沓的回环美,又有微型小说隽永的回味。人们从依赖索取到自力更生,转变了生活态度,对“戈多”(实际是对自己)也端正了认识。由于前文铺垫充分;所以,篇末点题才不显得突兀、生硬。
该文以富有哲理的语言,从哲学的层面深刻地挖掘——“戈多”的实质是“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这一阐述涵盖了戈多形象的各种象征意义:信念、理想,道德等。
2006高考福建满分作文《我就是戈多》既嘲讽那些“不为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反而寄托于上帝或者神灵”的人,又褒扬丛飞、邰丽华、史铁生“能帮助他们的是他们自己”的积极人生观。
2006高考福建优秀作文《无字碑歌》能够将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事件条分缕析,在800字的文章里讲明白、说透彻。这取决于作者思想、认识、思维的清晰,得益于作者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只要一条缝隙》,是话题“留一点空白”触动了作者十三年的生活,深深感到父母“不留一点空白给我”。父母把“我”的空间(“书填充了我的小屋”)、时间(“给我制定了时间表”)挤得满满的,“紧凑得没有多余的时间看窗外”。
《抓住根本看轻其余》艺术地带领我们走进文学,走近历史,从庭院深深的雨巷,到浩浩荡荡的和亲队伍,我们的思想不由自主地随着作者的的遐思一起飞翔。
《拣尽空白 终见风景》一曲幽径,蜿蜒曲折中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遐思空白背后“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旖旎。一波微澜,波涛汹涌之后不忘了留一点空白。
本篇2006年福建卷高考满分作文《点点空白 悠悠情思》,语言轻快、流畅,散文的笔调,古今中外娓娓叙来,视野开阔,文思敏捷;且由于事例凝练、细节典型,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泛泛而谈的毛病。
这篇《珍珑》,作者在考场有限的时间里一挥而就,足见其文言功底的厚实;且能根据题意(“留一点空白”)来合理展开,想象独特、丰富,充分发掘自己的知识积累(如历史、围棋、佛教等),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了极致。
这篇2006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让我们看到,一个出色的学生语文素养是怎么生成的——爱读书,会读书;爱写作,会写作。懂得有个性地读书,体会到读书的趣味,加强阅读积累,进而生成语文能力,将课外阅读引进高考,写出个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