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紧扣材料,准确地辨析了核心概念。考生能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正确地解读材料,有效地辨析“劳动”这一核心概念,并通过“长城”、“复兴号”“小天城”等事例诠释材料中“劳动”的内涵。
本文标题形象而含有诗意,事实上这也是全文语言表达上的突出亮点。作者有很强的修辞意识,大量使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行文流畅,颇具气势,适合演讲情境。
作文较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以劳动书写人生风采”的主题思想贴紧作文内涵和倡议主题,将劳动与青年学生的成长联系起来,思想内容好;文章表达通畅,感情充沛,富有文采,语言表达好。
本文紧扣“劳动”这一中心,揭示了“小我之劳”与“大国之梦”间的关系,立意高远。行文中既结合所给材料具体阐释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又批驳了现实生活中对劳动的偏差认识,作者的认识与思考深刻,希望与建议也较为切实。
本文入题快,简笔素养优;用例鲜活精当,比如第2段的“毛乌素”例;中心突出,使得本文虽面面俱到但有深度力度;文题照应、文中照应颇为充分,全文处处有“心”;藏拙写作有特色
作文体现了作者良好的任务意识。身份、对象意识明确,既表达了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和思考,又针对现实提出了切合青年学子实际的希望和建议,发出“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倡议。
这篇文章在对劳动的意义价值的思考上还可往更深处延展,对题目的呼应还可再到位些,但整体而言瑕不掩瑜,属于一篇优秀作文。作者始终具有强烈的身份意识,能够契合学生身份与演讲稿的文体特征。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思路清晰。文章的第二至五段紧密结合同学中存在的对劳动的偏见和误解,表达了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和思考。文章第二段从继承热爱劳动这一优秀传统的角度,鲜明地提出了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