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默认优良

2017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 这是一篇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读心为魂》,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但其中有些表述也有待于斟酌的,有点绝对化了。瑕不掩瑜也不影响整体的核心内容的表达。
  • 文章题目灵活地运用比喻,表明行文观点,夺人眼球。相较于千篇一律地对三本书进行并列论述的文章,本文强调前两本“书”是为心灵之书服务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 文章写作角度新颖,立意深刻。开篇引禅语入题,高人一招。第二、三、四段,考生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特点及其作用,言简意赅。
  • 本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条理清晰。作者从古中国的百家诸子,从古希腊的先圣到近现代的哲人,来论证这种大智慧对人类的影响。心灵之书与学问高低,经验的丰富与否关系不甚密切,它是以抽象的、心灵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大智慧。
  • 本文是2017年浙江卷满分范文,文章句式比较整齐,论证有较强的逻辑性的,如“所谓心灵之书,就是充分了解自己的内心,并且在自己的心中种下善良、感恩、正义的种子,唯有这样,这本‘心灵之书’。
  • 作者认同作家的观点——人生需要“三本书”,并对“三本大书”进行了必要的解释。正反对比论证的使用是一个特色,如第二段中的“反观当今社会,国民阅读率与国外无法相比。
  • 本文是2017年浙江卷的一篇满分范文,选材比较典型,显然作者是个爱读书与思考的学子;语言表达的老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本文对“心灵之书”的论证较有特色。先提出小论点“最重要的,自然是‘心灵之书’”,接着有层次地摆事实。
  • 本文较为成功的是引证的运用。标题“行者无疆”借用了余秋雨的书名,很符合阅读“人生三大书”的主题;而且引用的方式不同,有间接引用(刘慈欣的话),有直接引用(王小波的话),增添了论证的力度。
  • 本文的说理过程比较完整而精练,在解释了“什么是三本大书”后,接着就重点阐述“为什么要读三本大书”的道理,主要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简单实用的方法,既有典型事例的例证,更有自己的思考与分析。
  • 本文最大的特征就是论证思路明了,逻辑性强。从开头的引出话题并提出鲜明的观点,再阐明“三本大书”之间的辩证关系,采用的是分论点的形式,并提出解决的方法,最后引用名言小结观点。
  • 本文内容的丰富来自引用,如古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还有历史典型事例的使用,也增加了论证的厚度。文章的结构比较美,表达老练,层次之间衔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