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密特朗晚年病重期间,有一次和友人谈到他唯一的非婚生女玛扎琳,她高中会考的哲学分数是16分!老总统非常骄傲地感叹: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哲学分数。法国学校是20分制,16分等于中国学校的80分。玛扎琳在老父过世后,成为年轻的作家。
曾经在公众场合被法国人问:“你们那代中国中学生,从未经历过哲学考试吧?”确实没有。那个时候中国学生的哲学课实质上是“政治课”,哲学类只从马克思开始,或早一点,黑格尔。而对法国学生来说,自1808年拿破仑立法高中会考,两百年来,16岁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必修哲学科目,一律从“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开始。
高中毕业会考(简称BAC)在法国,从来是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重要事情,它简直是“成年”和“未成年”的分水岭。1880年以前,没有女性通过BAC;1900年以前,只有5%的考生过关;1950年左右,上升到25%;于是,通得过BAC的,理应成为国家的精英,社会的栋梁。到21世纪,法国高中生平均80%可通过毕业会考,重点学校的学生100%通过。这个BAC,是年轻人走向社会的通行证,进入大学的钥匙。
而哲学考试,是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的必考科目,无论你是文科、理科还是艺术类的考生。它对18岁学生的分析和思辩能力进行严格的测量,最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每年都被摆在第一应考科目,这令许多考生感到惧怕。
去年的哲学考题,每一科学生都有三个选做题,考试时间为4小时。
文科考生试题:1、是否任何意识觉醒都是解放性的?2、艺术作品是否与其他现实一样的现实?3、解释亚里士多德《尼戈玛科的伦理》中关于责任的节选。
理科考生试题:1、欲望能否从现实中得到满足?2、手工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有何意义?3、解释休谟《道德原则调查》中关于公正的节选。
社会经济学科考生试题:1、人们能否摆脱偏见?2、工作能使我们赢得什么?3、解释尼采《人性,太人性》中关于道德的节选。
艺术类舞蹈音乐与技巧专业考生试题:1、艺术是否使我们远离现实?2、人们能否不要国家?3、回答埃比克岱尔关于自由一文中的三个问题。
无论对家长或考生,会考的哲学分数能达13分左右,都可以舒一口气:不赖了。
2007年的法国高中毕业会考,考生年龄最小的不到13岁,最大的70岁。70岁的老作家Jeand Onnesson贪玩参加了这场哲学考试,出来时,这个久负盛名的作家诚实地说:“我不敢保证会及格。”
(吴清贵摘自《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