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
——马克思
-
友谊是一棵可以庇荫的树。 ——柯尔律治
-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
-
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罗曼·罗兰
-
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再社会上读书。 ——马云
-
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乔治·马丁《权力的游戏》
-
不读书也挺好的,喜欢读书,也很好, 千万不要觉得书读得不够多, 觉得难受、挺丢脸、没什么丢脸的。 人可以少读书,多干事。 有人事干得很多,当然时间有限,把自己的人生当一部书,翻过了就忘了。 ——马云
-
读书与上学无关,那是另一码事:读——在校园以外,书——在课本以外,读书来自生命中某种神秘的动力,与现实利益无关。而阅读经验如一路灯光,照亮人生黑暗,黑暗尽头是一豆烛火,即读书的起点。 ——北岛《城门开》
-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张潮《幽梦影》
-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培根
-
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
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杨绛
-
你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刻,都应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舍弃了乐观就是舍弃了你自己,排斥了乐观便是让别人来主宰你的感情。 ——雷音《错误与人生》
-
成功的生活需要大部分时间的乐观和偶尔的悲观。轻度的悲观使我们在做事之前三思,不会做出愚蠢的决定;乐观使我们的生活有梦想、有计划,有未来。 ——马丁·塞利格曼《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
你可以对世界悲观,但要对生活乐观。你可以对人生悲观,但要对生活乐观 ——韩寒《可爱的洪水猛兽》
-
悲观主义者敏锐地发现了自身以及这个世界的诸多缺陷,而乐观主义者因为麻木迟钝反倒能够乐在其中。悲观主义者容易走向偏激,乐观主义者容易趋于平庸。
——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2》
-
面对逆境一是要乐观,二是要朝前看 ——邓小平
-
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高晓松
-
惟有悲观净化而成的乐观,才是真正的乐观 ——尼采
-
对什么事情都不嘀咕,心胸开朗,乐观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着,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努力克服之,决不视芝麻绿豆大的窘境如苏迷庐山般大,也决不毫无原则随遇而安,决不玩世不恭。“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季羡林《长寿之道》
-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钱钟书《围城》
-
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犯不着千辛万苦求新,无论衣服还是朋友。把旧的翻新,回到它们中去。万事万物没有变,是我们在变。 ——梭罗《瓦尔登湖》
-
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 ——松下幸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