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村庄》优秀作文2000字
大清早,蝉儿就在树上“知了,知了”地高声叫着,告诉着人们又一个火热的一天开始了。天上没有一丝云彩,火辣辣的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人一动就浑身冒汗。盛夏一个个的高温天,就像火红的糖葫芦一样被串起来,人们被这酷暑折腾的疲惫不堪,昏昏沉沉,不想动弹,只好躲在空调房间里。
但在庄稼地里伺弄庄稼的父亲尽管戴着草帽,但草帽的遮阴地方太小了,挡住了头上的阳光,但挡不住阳光的热焰,上烤下腾,热得人头发昏。但为了中午的太阳能把锄下的草晒死,父亲还是要坚持在挥汗如雨的地里。童年的夏天,没有空调,没有雪糕,没有花样繁多的书屋,也没有多得写不完的暑假作业,有的只是自由、放松和疯傻得顽皮。田野是我们的图书馆,河流是我们的游戏厅,飞鸟、游鱼是我们快乐的伙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纯粹厚重的夏日里,我们快乐地成长着。
我们的村子,就在庄家地的不远处。走过去,就看见一片幽暗的、宽阔的树荫和屋阴,从村子里伸出来,把人拥入其中。人,一下子便感到凉爽了,安宁了。人在屋阴里,再看屋阴之外如火欲燃的阳光,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家的房子是瓦房,能调冷暖,夏日的屋阴最为宜人。在北屋和卧室的深处,那屋阴被树荫遮挡的甚至有些显得冷而黑了。这时,倒希望有一片阳光从窗口射入,把那深处的屋阴照得稍亮一些、稍暖一些。忙完了夏收夏种一季的农事,农人们就可以整天坐于这样的明窗下、暗阴里,慢啜壶中茶,读书、看报,静听后山雉鸡叫,闲看窗外绿树青山。
屋阴不及树阴透风。其实,不必回家去,不远处,便有一棵百年老柳树,垂下一团树阴。那团树阴虽不及屋阴宽大,但不像屋阴幽暗、发黑,而被树叶染成一种微绿色,视觉上绝对美过屋阴。且喜有风,不受任何阻挡,不时,送上一份风凉。被风吹动,树阴也微微地晃动,人有如泡在一种凉水里,随波荡漾。以地为凳,以树为靠背,静静地坐一会儿,或者闭上眼睛养一会神。腿脚上一阵痒痒,吓了自己一跳,睁眼一看,却是一只大黑蚂蚁,爬上身来,正摇头晃脑,不知道该往哪里爬。是自己挡住了蚂蚁的路,却懒得动,任蚂蚁从身上爬过去,爬到树上。再看粗大的树干,有蚂蚁往上爬,也有蚂蚁往下爬。真的羡慕这些蚂蚁,可以整天呆在这样的树阴里。
树阴不及溪流凉爽。再多走些路,走进前面的一片松树林里,坐在树阴中,脚下是潺潺的溪流那才叫惬意舒服!松树性寒,尤其在这盛夏,在溪水的滋润下会生出一种凉意,在树阴里弥漫,收人汗水,沁人心脾。屡屡顺河风,都向树林吹来,经过密密的针叶松一过滤,风里的热气和浮尘全部滤去。因此,千万不宜在松林里久坐,坐久了,人会发懒,什么事也不想做。
树荫不及巷阴里热闹。村里七八户人家,门对着门,檐搭着檐,便形成了一条小巷。乡村的风,最爱此小巷,甚于爱松林。尤其是那些调皮的风,无事,便来钻这条小巷。这一缕风,从巷子西头进,又从巷子东边出。夏日的南风不受北风的气,常常在巷子中间,两缕风撞到了一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如果有人恰从巷子里走过,夹在两缕风中间,被吹得凉爽至极。村里人给这风起了个名字,叫做过堂风,或者穿堂风。谁不爱这过堂风凉?有空,端条凳到巷子里去坐坐。吃饭了,也不在家里吃,把饭端到这巷子里来吃,说着笑着。即使农忙,人去,但巷不空,燕子和麻雀来,唧唧喳喳,说着它们的事。我的夏天的乡下,最凉处未必是这巷阴,但最热闹处肯定是这巷阴。
巷阴不及桥阴有灵气。桥阴像巷阴一样,风喜欢在桥洞下钻来钻去。但胜于巷阴的是,桥阴下有流水,流水带来了凉,带去了热。小石桥下的阴太小,最好,是公路上石拱桥下阴,那半月形的拱洞,不但风喜欢来钻,鸟也喜欢来钻,鱼也喜欢来钻。桥阴幽幽,轻风习习,流水潺潺,感觉凉意浸人。或有一两个最热的天,甚至松阴、巷阴也不解热,那么,到这桥阴里来坐坐,什么样的热都可解去的。此地还可听鸟赏鱼,如果你顽心依旧,还可下河摸鱼、逮虾、抠螃蟹。在一个石头缝里,两手朝中间一抄,手心里有个东西在扭动着,一条小鱼或泥鳅就被你摸到了。
桥阴不及云阴宽敞。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晴空万里的蓝天偶尔会有一团乌云,在上午出现在天上。乌云有心,它肯定看不惯太阳太狠毒了,想为人们遮住太阳。你看,它一点一点地靠近太阳,终于遮住了太阳,给大地投下一片多大的云阴。这个时候,在田野劳作的人,都会站起身来,喘一口气,尽情地享受着云阴的清凉。太阳走,乌云追,那片云阴也跟着游移去,热辣辣的阳光复照在头上。但是很快,乌云调整了自己的位置,又把那片云阴游移了过来。这样可以移动的云阴,绝对胜过那呆板的、不可动的屋阴、树阴、松阴、巷阴和桥阴。希望乌云再大一些,再强一些,把太阳遮个严严实实,甚至盖住了整个天空,下一场雷阵雨,将一天的暑热驱散得干干净净。雨后的夜晚,不用去乘凉,家家早早关门闭户,睡个难得的好凉觉把整个村庄睡傻!
在夏天,在家乡的海拔1300小山村的村庄,处处都有自然的阴凉,绝对胜过城市里的空调和冷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