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王朔 《致女儿书》
-
我相信,有那么一天:我们会成为更好地自己,会成为父母的依靠,成为值得爱的人! ——梭罗《瓦尔登湖》
-
使你的父亲感到荣耀的莫过于你以最大的热诚继续你的学业,并努力奋发以期成为一个诚实而杰出的男子汉。 ——贝多芬
-
不孝顺的儿子到处都有,不爱惜自己子女的母亲世所罕见。 ——柳下挥《逆鳞》
-
生为人子孝为先,孝顺当是百善源。养育之恩深似海,慈恩必报重如山。 ——俗语
-
一个人不必名成功就才能光宗耀祖,身体健康已算孝顺父母。 ——亦舒《吻所有女孩》
-
很多时候,不和父母吵架,是最基本的孝顺。 ——饶雪漫《那些女生该懂的事》
-
当你无法确定自己现阶段要做什么的时候,那就对父母孝顺,那是唯一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做错的一件事情。
——刘同《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
什么叫做孝?上半部是老,下半部是子。老少两代的关系叫做孝。什么叫做教?就是拿孝做根本,来学文,所有的文化都跟孝有关,就叫教化。 ——曾仕强《孝就是道》
-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孔子《孝经》
-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注: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
——《礼记》
-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注: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四言》
-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注: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增广贤文
-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注: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宋)林逋《省心录》
-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注:孝是天经地义的。
——孝经
-
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注: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大学》
-
首孝弟,次谨信。注: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弟子规
-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注: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家语·弟子行
-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注: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弟子规
-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注: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弟子规
-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注: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 ——(清)李毓秀《弟子规》
-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注: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明)《增广贤文》
-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注: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明)《增广贤文》
-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注: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孟子》
-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注: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