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人生议论文作文800字

2024-12-25 13:43作者:作文800阅读:6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个年轻人站在悬崖边痛不欲生。一位老者走过来问他遇到了什么麻烦。年轻人满脸忧伤地回答:“我不如别人活得有价值,我感列很自卑。”老者微笑着说:“一块金子和一块泥土,谁该自卑?”年轻人刚要回答,老者接着说:“如果给你一粒种子,去培养生命,金子和泥土谁更有价值?”年轻人恍然大悟,道谢离去。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高中作文。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换个角度看人生议论文800字

换个角度看人生

一天,一个年轻人站在悬崖边,痛不欲生。这时,一位老者,手舞足蹈,缓歌而过。年轻人止住老者,问:“老人家,您为和如此快乐?”老人朗声回答:“天地之间,以人为尊,我生而为人:星辰之中,惟日月灿烂,我能早晚相伴;百草之中,最是五谷养人,我能终生享用。我为什么会不快乐?”年轻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老人家,我觉得很自卑,不如别人活的有价值。年轻人还是满脸忧伤。老者微微一笑,说:“一块金子和一块泥土,谁更自卑呢?”年轻人刚要回答,老者摆了摆手,继续说:“如果给你一粒种子,去培育生命,金子和泥土谁更有价值呢?”说完,老者大笑而去。年轻人顿觉释然。

其实,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去观察,就不难发现,生活展现给我们的并不是我们通常感觉的那么糟糕,那么阴黎漫天,那么没有希望。这个故事还让我总想起一个女性朋友。她与我同龄,今年刚刚大学毕业,我已工作两年余。与我当年“痛苦”求职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她心态出奇地好!她的脸上始终有微笑,话语里也没有怨声载道地哀叹!她毕业前后在央视已经“零工资”实习了一段时间,用她的话说虽然没有工资但确实长了不少本领。我昨天给她打电话,得知她刚刚去了国贸附近一家影视公司,她还略带顽皮地口吻说,“工资没有底薪,刚来不到一个月还不知道工资长什么样?我得尽快多拍几个片子出来!”我在电话这头笑不出来,只是心里对她暗暗钦佩,因为要是换作我,我可能没有怨声载道,但至少也是沉默寡言。

平时我也总能听到一些已经参加工作的朋友的抱怨,比如抱怨工作压力太大、工资太少等等。也不知道他们是真抱怨还是假抱怨,反正他们都没有从他们的单位走人。每每大家聚会见面,衣着光鲜、谈笑风生最热闹的又往往是他们几个。不过,也确有一些朋友或刚求职时遇到种种困难,或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遇到了职业发展上的瓶颈,他们不愿轻易将自己的“心事”袒露给自己的同事和朋友。我想说的是,其实这些抱怨和所谓的“瓶颈”都没有什么大不了,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人生本来就是分作好些阶段,不管现实处于哪个阶段都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一个快乐的心情。“有时候,人并不喜欢自己工作的环境,环境给人相当大的压迫感,这时候,你一方面要寻求突破,另一方面,你心里要清楚你要什么”(杨澜语),那么对于那些问题就是要多找方法、多问教于他人,只有这样它们才会转为“良性”的问题,最后也就不成问题。

我喜欢结识新朋友,但是我更愿意多认识像前面说的那位女性朋友。因为她不仅乐观坦白地面对着自己现时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乐观坦白地面对着向她释出善意的朋友,并且她把自己活泼率真的一面传染给我,让我分担她的烦恼的同时自己不感觉是负累,让我分享她的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把快乐再次传递出去……我真的希望所有的朋友都能像她一样踏踏实实地工作、快快乐乐地生活,跟随心里最真切的声音去经历、去寻找成长,活出个样儿来,活出彩儿来!

换个角度看人生高中作文立意分析

材料中老者对年轻人的人生点拨能引起我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一)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消极悲观和积极乐观只是一念之差,但它们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甚至会成就或毁掉他的人生。人生难免有不如意处,但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坚强地面对生活,我们会找到自己的优势,看到前方的希望。

(二)观察事物的角度和广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材料中年轻人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认识是片面的。而老者能全面地认识事物,他能发现一块泥土的可贵价值。学会观察认识事物,学会认知自己、认知社会,能有效减少错误认识对我们生活、人生的消极影响。

(三)理性看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纠结于人生价值的大小,这本身是一种不正确的思想。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而社会角色往往就决定了社会价值的大小。我们不能要求一位普通农民创造出大企业家一样的社会价值,农民能管理好自己的土地、家庭,教育好孩子,他的人生价值就达到了最大化,我们就应对他和他的人生价值给予肯定。正确给自己定位,理性看待人生价值,我们生活的目标会更明确,生活会更充实、更快乐。

参考立意角度:乐观面对生活,追求人生价值;认知事物(或人)避免片面性;做最好的自己,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等。最佳立意角度:乐观面对生活,追求人生价值。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