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华北地下水超采严重,形成世界上最大“漏斗区”
最近,媒体报道:“河北地下水超采30年或很快用尽,地裂现象不断出现。”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河北省的水系有海河、滦河两大水系。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00多条。除了这么多的河,河北还有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有这么多水,河北按说不应该缺水。原来,长期透支地下水,导致华北地下水水位下降,甚至形成了区域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专家将一些地方靠超采地下水度日的情况形容为“爷爷喝孙子的水”。
资料显示,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华北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其中最大的一个漏斗面积达8800多平方公里,而这个面积,大约是北京市市区面积的12倍。目前河北省共有地下水漏斗区25个,其中漏斗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7个,地下漏斗改变的不仅仅是地形地貌,更改变着地下漏斗区人们的生活。在冀东水稻主产区昌黎县,因为水位越来越低,村民已经不种水稻了。沧州市人民医院几年前的一栋小楼房,因地下漏斗变为了喷泉花园。在衡水,人们的生活用水井差不多打四百多米,故城部分井得打六七百米,再往下打基本都到地热层了,那水就不能吃了……
地下水位为何持续下降?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以北京为例,因为用水量的持续攀升,北京早在2003年就先后启动四个应急水源地。最初启用时,应急水源地下水位埋深在16米左右,但现在每供水一天,地下水位就下降5至10厘米。虽然有南水北调工程,但外来水只是暂时缓解缺水问题,难以治本,只有节水才是必由之路。
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法国作家雨果
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德国哲学家黑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