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2017年秋季起,中医药课本走进浙江小学
时事引读>>·原创·
自2017年9月起,浙江省五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中医课,总共36个课时,内容涉及中医基础、保健等。此前,还没有任何省份把中医药知识列入中小学地方必修课程,浙江这一全国首创引发了热议。专家认为,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既有培育人才的现实意义,更有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也有助于青少年提升健康素养。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无疑加重了孩子的学业负担,另外小学阶段未必能达到期望的中医启蒙效果。
2017年9月7日,四川成都市金堂县一处民房突发大火,房内一个9岁女孩“照老师教的”躲进湿被子,隔绝了大火产生的有害气体,为自己争取了获救的机会,随后被消防员救出火海。这得益于学校的安全教育课程和火灾逃生培训,可见,学校所开设的地方课程是有用的。地方课程虽然不能为学生升学加分,但对提高学生的素养来说必不可少。
【考场仿真试题】请谈谈你对“中医药课本进小学”的看法,150字左右。
【范文示例】让学生了解中医的基本常识,是一种医学科普。对医学的简单了解,也可以使学生从小关注健康。同时,中医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文化。学习中医,是从另一种角度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这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其他适用话题教育;民族自信心;兼容并包;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