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沉迷于手机怎么办

2025-3-17 19:12阅读:5作者:虎崽豆豆

8岁,男孩,今年上三年级,喜欢玩手机打游戏,经常一玩就是大半天,有时候为了玩手机连饭都不吃了,咋办呢?小朋友沉迷于手机怎么办?

小朋友沉迷于手机怎么办

暑假期间,许多家长对孩子玩手机游戏容易上瘾、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越来越长、不让玩手机就闹等情况感到焦虑,家长们一方面担心孩子“沉迷或成瘾”于电子产品,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学业成绩、人际交往、家庭关系,另一方面又觉得现在是智能时代,孩子不使用手机会跟社会脱节,觉得束手无策。

小朋友沉迷于手机怎么办?

一、良好的沟通。

让孩子远离手机,跟孩子良好的沟通是关键。家长不要看到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就暴跳如雷,怒骂孩子,这样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而是要对孩子耐心地劝解和循序渐进的引导。

二、制定规则,限定使用手机。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沟通交流,制定手机使用的规则。

规则制定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相比“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就更容易测量。

目标具体、明确,孩子就更容易操作,还可以把规则书面化,张贴在家里显眼处。

假如孩子不遵守约定,大人也要坚持原则,强制关机,孩子为此哭闹,家长不能妥协,允许孩子情绪的发泄,待孩子情绪稳定后跟孩子好好谈一下。

三、立好奖惩制度。

家庭制定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则后,家长和孩子可以互相监督,都要遵照执行。当父母违反规则时,也要接受惩罚,以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当孩子遵守规则时,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适当时候可以用奖励去激励孩子遵守规则。

四、培养兴趣,提高亲子陪伴质量。

家长可以趁假期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把时间投入到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上。可以多带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让孩子和自己一起运动,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体会手机之外的乐趣。

五、规律作息时间。

家长要引导孩子规律作息,按时起居,有序生活。合理安排学习、玩耍、运动的时间,把握进度。

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和时间,但是需要对孩子的执行过程适当地进行监督,看看孩子是否能做到。

六、家长要以身作则。

许多家长自己手机不离手、打游戏追剧,却责怪孩子不该玩游戏,这样的教育是缺乏说服力的。

父母的言行,家庭氛围,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家长爱读书、求知、自律,大概率会培养出同样自律的孩子;而父母成天热衷于玩手机、看电视,孩子自然也更容易对游戏感兴趣,甚至上瘾。

因此,家长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给孩子做好榜样,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七、健康使用手机。

为了孩子的视力健康,家长要提醒孩子,不要在黑暗当中玩手机,使用手机时尽量打开房间的灯;每次玩手机的时间不宜过长;注意玩手机的姿势,不要离得太近,不要躺着玩。

家长要为孩子选择优质内容,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看的,最好是能够从中获得知识的内容,避免孩子连续看视频、反复玩游戏。

另外,网络世界不是净土,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各种诱惑陷阱随处即是。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保护自己的隐私,同时更要指导孩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约束力。

小朋友沉迷于手机的原因有哪些?

一、孩子更喜欢在游戏里寻找“正反馈”。

很多家长想不通,为什么孩子宁愿一天到晚对着手机而不愿跟父母交流。其实,手机里的世界之所以吸引孩子,是因为它比很多家长更懂孩子,比如,它更加“取悦”孩子。

就拿游戏来说,孩子过关了就会得到系统的奖励,而有些孩子,在父母那里却永远得不到正面及时的反馈;游戏失败了还可以重来,而有些父母却只会用责骂和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的错误。孩子并不是天生喜欢玩手机,而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充足的关心和爱,才让他们投入虚拟世界去寻求安慰。

二、缺乏陪伴,手机成为孩子的“电子保姆”。

想想孩子最开始是如何接触手机的,孩子哭闹时说:“别哭了,不哭就给你看动画片。”不想陪孩子玩时说:“我太累了,你去玩会手机。”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家长。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把手机当成了孩子的“电子保姆”。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主动选择了手机,而是大人把孩子推向了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