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缺憾却完美”,用寥寥数语就把缺憾与完美的辩证关系准确的表现出来,具有很强的概括力。
2006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有限象限里的无限人生》语言流畅,文笔简洁,“鱼”贯穿全文,结构安排巧妙,新颖,。语言读来干脆利落而不失幽默。整篇文章短小精炼,堪称佳作。
2006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填充空白》先通过用一个简洁的故事切入话题,引出文章的观点。然后用对举的方式用事理、事例证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论证拥有和珍惜的关系和表现。
此文在今年福建高考语文卷的三个话题中,选择了最难的一个话题“留下一点空白”并得到满分,足见该考生文字功底之扎实。文章首先写“雨”,一片朦胧的雨季,一片湿漉漉的灰黄
本篇2006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笑谈草船借箭》作者妙笔生花,演绎了周瑜和诸葛亮关于借箭的历史事件,二人的斗智被描写得有声有色,完全切中了话题要求。
本篇2006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梁山英雄论三国》话题作文为广大的考生开拓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故事新编更体现了开放性思维,激活了创新意识。本文就是一篇故事新编类的记叙文。
独立创作剧本,对于专业作家来说也并非易事,更何况是中学生呢。但是,戏剧也只是把生活搬上舞台而已。本文小作者敢于创新,用剧本的形式表达话题的中心。其创新精神难能可贵。
本篇2006年福建高考语文满分作文《彼岸花》形式美。开篇引用“我们没察觉自己幸福……”,使读者明确其中心思想,下文的写作中,娓娓道来,观点明确。
本文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将“戈多”转化为“希望”的化身,既合理,同时又有深刻内涵,让读者似乎真正看到了“戈多”的到来。大量引用例证,既具说服力,同时又为全文润色不少。
文章匠心独特地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述了一个感动中国人物的内心历程。用“盲点”来表现“我”——达吾提·阿西木,舍小家为大家的动人事迹
《箭锋上的友情》改写故事,既要忠实于原著,遵循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又应该根据新的情节进一步补充、丰富人物的个性,而不是简单的重复。这篇作文,在忠实于《三国演义》前提下进行的再叙事就颇有创意。
本篇《戈多来了》是一则简洁的寓言!既有诗歌复沓的回环美,又有微型小说隽永的回味。人们从依赖索取到自力更生,转变了生活态度,对“戈多”(实际是对自己)也端正了认识。由于前文铺垫充分;所以,篇末点题才不显得突兀、生硬。
该文以富有哲理的语言,从哲学的层面深刻地挖掘——“戈多”的实质是“精神的宁静、思想的澄明”。这一阐述涵盖了戈多形象的各种象征意义:信念、理想,道德等。
2006高考福建满分作文《我就是戈多》既嘲讽那些“不为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反而寄托于上帝或者神灵”的人,又褒扬丛飞、邰丽华、史铁生“能帮助他们的是他们自己”的积极人生观。
2006高考福建优秀作文《无字碑歌》能够将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事件条分缕析,在800字的文章里讲明白、说透彻。这取决于作者思想、认识、思维的清晰,得益于作者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只要一条缝隙》,是话题“留一点空白”触动了作者十三年的生活,深深感到父母“不留一点空白给我”。父母把“我”的空间(“书填充了我的小屋”)、时间(“给我制定了时间表”)挤得满满的,“紧凑得没有多余的时间看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