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解满意解议论文800字《无愧于心为上解》
生活不像数学题一样有明确的解法,也难以寻找完美的答案。应对这道复杂的问题,我认为,无愧于心便是上解。
何为无愧于心?无愧于心便是尽己所能,不留遗憾。无论是尽全力寻求“最优解”,还是权衡后选择“满意解”,只要是在当下做出的无愧于心的选择,便为上解。
臻于至善,寻求“最优解”是应对困难挑战的态度。且看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回”方有巨著《红楼梦》之问世;且看袁隆平伏身于田间地头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方有杂交水稻之成就;且看工匠们于一砖一瓦间求严谨、于一土一木间抓稳固,方有万丈高楼平地起。由此可见,寻求“最优解”是臻于至善、披荆斩棘的决心与信念,是必不可少的严谨、坚守的态度,显然是无愧于心的选择。
权衡利弊,选择“满意解”是节省资源、暂得于己的策略,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屡遭贬適的苏轼漫步雨中,发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爽之言;欧阳修遭贬谪后与民同乐,宴游于醉翁亭中。文人墨客在不如意之时选择“满意解”,并努力在此基础上有所作为,亦是无愧于心的上解。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宜时常运用这个策略,数学考试中做题有所舍弃,学习与娱乐冲突时有所权衡。舍弃与权衡的依据,依然是无愧于心。
人生诚然没有完美的解法,但若我们秉承臻于至善的态度、运用灵活应对的方法来面对各种难题做出无愧于心的解答,又何必苛求答案的十全十美呢?
实际上,生活中不只是要寻求此刻的“最优解”与“满意解”,还应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坚持寻找“更优解”。屠呦呦带领团队多年来坚持研究青蒿素,不断深化研究、优化方案;中国航天人砥砺前行,逐梦星空,为航天强国建设、为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不应因为找到一个“解”便停下脚步而应始终在漫漫人生路上且行且思且战,不断寻找更好的答案。持续的探索虽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坦途。
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蕙不前。在人生征途中,我们要始终以臻于至善的态度、灵活的方法来应对难题,更应积极探索、不懈追求寻求“更优解”,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方能真正交出一份无愧于心的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