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解和满意解高中作文800字《不止于满意,不执于最优》
生活中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求解。对此,有人选择不眠不休求出“最优解”,有人则选择权衡利弊后的“满意解”。
寻求“最优解”,即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寻求“满意解”,则是在思考之后相对满意地解决了问题,不做过多的纠缠。两种选择各有利弊,也反映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而我认为,我们要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原则,寻求个人时间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平衡,不止于满意,不执于最优,综合利用“满意解”与最优解”来解决现实问题。
我们要不止于满意。聂震宁小说《长乐》中的长乐城“知不足而长乐”,致使其发展停滞不前。城市的发展如此,人的发展也是如此。作为高中生,我们如果在学习上止于“满意”,很可能会“选择性忽视”部分难题。纵然节省了时间,恐怕也会将其用在玩乐上,在不知不觉间就被同伴甩在了身后,错过了自己发展的重要阶段。
因此,寻找“满意解”无可厚非,但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寻找真正的“满意”而非“得过且过”。以糊弄省事的态度来应对问题,最终糊弄的是自己的人生。
当然,不止于满意,并不代表要执着于最优。高精尖的科研项目固然需要寻求“最优解”,但人生不可事事苛求完美,执于一些投入大于回报的项目,最终很可能是得不偿失。同样,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你一直执着于“最优解”,在某一科目上花费过多时间,那分配到其他科目的时间就会相应减少,你的短板也便会越明显。所以,适当的固守必不可少,但过度的“执”并不可取。
如何才能做到“不止于满意,不执于最优”?关键是转变心态。我们不能以固定思维去寻找“满意解或“最优解”,而应学会分析具体问题。给问题归类,判断其重要性,再看需要付诸多大的努力。当然,对待问题,最好的方法便是解决它我们不应只有心态的“物理变化”,更应有行动的“化学变化”,在不断的尝试中积累经验,最终“量变产生质变”,让问题迎刃而解。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问题如同人生中的风雨,“不止于满意,不执于最优”则如同一把伞,让我们在“满意”与“最优”中选定锚点,一路风雨兼程,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