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是一种力量作文800字《以谦卑慎思,破理性自负》
帕斯卡曾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脑之理性思考赋予人冷静分析的强大力量。然而我以为,纵然再强大的理性也不具备解决所有问题的能力,世人应怀谦逊之心慎思,不因过度理性而走上僵化的歧途。
当今社会,信息呈指数级膨胀,钟摆理论”的诱惑永无止息。在这样的背景下,理性是辨别世事真伪、冷静处事的重要法宝。一方面,理性予人客观辩证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人冲破世俗纷杂的屏障,“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人得以冷静慎思,把握处事的智慧,严谨地思考与决策。另一方面,理性使人克服意气用事,我们需要适当的理性,以破除感性主观的局限,更为客观地寻找生活问题的最佳方案。
然而正如哈耶克“理性的自负观点所揭示的,极致的理性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反而会使人沦为无情的机器,抑或阻碍社会发展。苏联模式试图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将国家发展完全纳人理性规划的框架,最终却导致制度僵化,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反乌托邦文学”正是批判了乌托邦社会看似美好、实则一切都是在绝对理性控制之下人性扭曲与僵化的“井井有条”
过于强大的理性遏制了感性诉求的发展,把人仅仅视为“社会性动物”,忽视了人丰富的情感特质。生活中问题的解决需要感性与理性的适度配合。毕淑敏曾对当代青年的发展提出担忧一一他们只会在自己的行业说内部语言,而“不懂得和人亲密地交流”。我们为了寻求计算机高科技领域的钻研突破,培养了强大的理性,反而对生活中与长辈的亲密交流感到无所适从。人不可能成为像AI一样完全理性的产物;完全理性的产物,亦无法适应富有温存的人情社会,无法解决情感诉求,难以满足人与人深层次的精神共鸣的需求。
理性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兼具理性思维与感性人情的综合型人才。我们亦应承认人认知的局限性,从而不为“理性的自负”所蒙蔽。
携带理性之思解决问题,探求问题本质,亦因自身“芝诺的圆圈”外围的扩大而更加意识到理性的局限。常以谦卑之心慎思,合理运用理性解决问题,适当将理性、感性有机结合,方为“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之至道。
(徐安卓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5)班本文得分: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