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论证常见误区

2020-12-3 21:57阅读:682作者: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罗列素材

所谓“举例论证”,指的是列举诸多相似事例,来证明论点成立。考生作文中的举例论证,缺乏论证过程,往往只是罗列素材,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例,可谓“先有弹孔后有靶心”。最典型的“举例论证”,莫过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举了六个出身苦难而终成大人物的例子——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进而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样一个结论。这种“举例论证”的错误在于,孟子举出一万个出身底层饱尝苦难的成功者,他人亦可举出一万个出身显赫未逢苦难的成功者。对多数人而言,苦难只是纯粹的苦难,显赫的家世却意味着更好的教育、更宽阔的眼界、更多的机会。

对比论证,缺乏逻辑

比如,有考生作文写道:“当醉酒的司机碾压了一个孩子时,我们追究的是这个醉驾的司机,而不是他所驾驶的汽车。当有人用枪射杀了一个孩子,我们追究的则是这把枪。我们难道不应该去追究用枪杀人的人,而不是枪本身吗?”这种类比,看似很有道理,其实不然。被车撞死、被枪打死,固然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私人汽车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私人枪支却不是。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两个相似性100%(或接近100%)的事物来进行类比。所以,对比论证,往往只能提供某种逻辑上的“偶然性”。

此外,考生作文常见的论证错误还有:泛泛空谈,抽象含糊;生搬硬套,片面绝对;偷换概念,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硬贴标签;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如一篇作文写道:“幸福来自于是否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坚持。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的隐逸,‘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放旷,‘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不羁,都源于他对诗歌的无限热爱,李白是幸福的。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的不舍,‘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悔,‘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的不忍,都源于他对宋词的热爱,柳永是幸福的。”但作者忽略了李白和柳永的生活轨迹真就是他们一心所愿?那些曾经匍匐在权位面前的熟悉身影你可看见?

高考作文语言常见误区

为了让文章显得有才华,许多考生会刻意运用修辞,譬如排比、比拟、引用,但单纯为了好看而忽视了内涵,则得不偿失。高考作文要求语言优美,但“语言优美”不等于“语言炫耀”。过分追求语言文字的优美,成了“语言炫耀”,这样的考生犹如“书橱”“书包”“书房”,充其量,他们只不过是书的管理员,而不是真正的运用者,他们不能从书中概括出自己的思想,缺乏深度领悟,这样的作文得不到高分。如果你的作文还是以下这种无法说明任何道理,纯粹铺陈文采的句子,一定要当心了。

阅读便是生活,是一种关于诗意与远方的生活。我们一路走来,经由溪泉一般清澈的童年,花海一般靓丽的青春,路上的点点私语都会是行囊里最珍贵的记忆。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像孟德那样对酒当歌,感叹人生几何;或许有一天,我们感激曾经恰考生少年,风华正茂;或许有一天,我们发现岁月如此静好……

不要仰望高山的雄奇,即使你是一粒微尘,忘却自我渺小,依旧可以堆砌一个星球;

不要羡慕苍松的挺拔,就算你是一株小草,忘却自我平凡,仍然可以装点一方土地;

不要向往大海的洶涌,纵使你是一滴雨露,忘却自我普通,还是可以滋润一片泥壤。

有一种日子叫曾经,有一种岁月叫艰辛;有一种精神叫强健,有一种生活叫磨炼。雄关似铁,只有奋不顾身才可能“而今迈步从头越”;往事如风,只有得失两忘才可能义无反顾勇向前!

此外,考生作文常见误区还有语言艰涩难懂,文白夹杂,中英混杂,充满网络用语。高考大纲对于作文语言的要求是表达通顺,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因此,考生应当尽量用规范的语言来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