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2017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读好三本大书,养吾浩然之气开篇点题,观点新颖。开篇引用丰子恺先生的人生三境界说,巧妙点明读书与浩然之气的关系,进而由读书过渡到读书之内容、读书之境界,观点新颖。
本篇2017浙江卷满分作文《从三书中走进,于归零路处回归》立意深刻,构思新颖。开篇由材料联系实际生活得出自己的观点:不同的阶段读书就要有不同的侧重。
本篇2017年浙江高考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满分作文《学有字之书,创无字之书,品心灵之书》,以感悟深刻、文采斐然取胜。题目“学有字之书,创无字之书,品心灵之书”统领全篇,内涵丰富。
本篇人要读三本大书:无字之书有字之书心灵之书作文800字议论文《人生之书,心灵之传》以论点辩证、思路清晰取胜。题目“人生之书,心灵之传”,巧妙引用材料。
2017浙江语文高考关于人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优秀作文范文,“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是人要读的三本书,有位作家如是说。为什么是三本?不是两本抑或四本?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满分作文《“人要读书”何需说?》赏析点评,人要读书是常识,是常理,不值得一说;但“有位作家”说了,他的用意明显更在“要读三本大书”,即要要读“有字”“无字”“心灵”三本书。
有位作家说,人要三本大书作文及点评《我能读我,方成大我》,书者如灯,"是知灯者,破愚暗而明斯道。"有人说,人生须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本大书。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议论文《以心为书,方为高境》,阅读是一种人生境界,而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决定着一个人心境的高低。有学者说,人生需读的三本大书分别为有字、无字与“心灵之书”。
有位作家说,人要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2017浙江卷高分作文及赏析《请先读懂自己的心》。
这是一篇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优秀作文《人道“书”途》,语言隽永,文笔老练,恰到好处的引证自然而又丰富,条理清晰,立体感强。
这是一篇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优秀作文《借有字之书品人生》,本文观点新颖,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作者认为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早已镌刻在有字之书中了。
这是一篇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读心为魂》,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但其中有些表述也有待于斟酌的,有点绝对化了。瑕不掩瑜也不影响整体的核心内容的表达。
文章题目灵活地运用比喻,表明行文观点,夺人眼球。相较于千篇一律地对三本书进行并列论述的文章,本文强调前两本“书”是为心灵之书服务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文章写作角度新颖,立意深刻。开篇引禅语入题,高人一招。第二、三、四段,考生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特点及其作用,言简意赅。
本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条理清晰。作者从古中国的百家诸子,从古希腊的先圣到近现代的哲人,来论证这种大智慧对人类的影响。心灵之书与学问高低,经验的丰富与否关系不甚密切,它是以抽象的、心灵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大智慧。
本文是2017年浙江卷满分范文,文章句式比较整齐,论证有较强的逻辑性的,如“所谓心灵之书,就是充分了解自己的内心,并且在自己的心中种下善良、感恩、正义的种子,唯有这样,这本‘心灵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