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而行的作文800字《乱云飞渡仍从容》
这篇作文说理真诚朴实,思路清晰明了,值得处于初学阶段、所写作文结构常陷入混乱的学生借鉴学习。作者能在时代变幻莫测的背景下分别思考“三思而后行”和“再思而后行”的意义,再依据矛盾对立统一的特点辩证思考二者的关系,从而很好地完成二元思辨的基本写作任务。同时,作者还创设了多重论证角度(如个人层面、国家层面),并在时间的维度中检验其观点的正确性,于此契合建构现实意识、主体意识的写作任务。
作文观点的创新度略有不足,很大程度是对“三思而后行”与“再思而后行”辩证关系的思考不足所致,将二者均视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强行关联之嫌,表达便略显空洞。
时代的尘埃,放在个人身上便重如泰山,群体的小概率事件,可能是一个人的百分百。更何况,这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若不想迷失在浪潮中,不想无所作为,于乱云飞渡中,必须认识自己,衡量三思而行与再思而行。
三思而后行,就像罗振宇在2018年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里说的那样,是“用自己的超级确定性对冲外界的不确定性”,是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状况并做出相应预案后,再选择最优解并付诸行动。一千多年前,好水川之战中韩琦的草率出兵,换来的是兵败与归路上的哭声与凭吊的纸钱,名将惨败万骨枯;七十多年前,中国谨慎地选择了抗美援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后来的中国人民赢得了宝贵的和平环境。于个人而言,面对人生关键节点的三思,可能造成不同的人生方向,让前行的路更符合个人的特质,更有希望;于国家而言,三思而行,造福百姓,更求富强。
三思而后行,让我们在变动中走稳每一步。
“再,斯可矣”,果断出手,掌握时机。再思而行,不是鲁莽行事,而是在一定的考虑与取舍后立马行动。变局中,不仅要熬得住、把得牢的三思而行,还需要眼疾手快,做得彻底。机会转瞬即逝,勇敢的人才能登上山顶,看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人生苦短,凡事过于谨慎难以有所成就。对于社会而言,总要有人敢于尝试,才能有所进步,若人皆思虑过多,谁也不肯冒风险而换取成功,人们的步履就会变得沉重而非从容。
再思而行,让我们在春秋代序中驰骋。
其实,无论是“三思而行”还是“再思而行”,都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果决抑或审慎的根本在于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清楚自己所拥有的条件,明白自我所要达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加之对事情的冷静判断,我们就能知道如何行动。若是性格好冲动者,则需要三思而行,昼之所为,夜必思之,深入反省才能关注到原本不曾关注的东西;若是优柔寡断之人,则更多需要再思而行,否则容易陷入多思而不行或多思则多私的困境。“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果断出手才能遇到原本无法遇到的期待。
在适合自己的三思而行或再思而行的不断磨砺中,阅历不断丰富,潜能不断挖掘。最终,获得乱云飞渡中的从容自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便可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