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井盖文化

2019-3-13 12:40阅读:102作者:佚名
  • 素材点拨:在日本,道路上的艺术井盖简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我们不得不感叹日本的城市文化建设,能在方寸之中铸造意蕴丰富的美。创造力不会受空间的限制,创新思推往往能在方寸之中为我们展现出广阔的世界。
  • 适用话题:创新思维、方寸中也可铸造辉煌、勇于尝试
日本的井盖文化

前些日子去日本旅游,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里优美的风景,而是街道上那些特别的井盖。

“在井盖上使用漂亮图案”这一传统始于19世纪80年代。那时,日本的城市下水道系统成本昂贵,却毫不显眼,为了能够让广大民众关注,设计师想到了“让井盖表面更加视觉化,更加吸引眼球”的主意。

在日本1000多个自治市里,有95%的城市采用了设计独特的井盖。其中约一半以上都是采用树木、官方花卉作为图案,另外,动物以及名胜美景、历史故事也常被作为设计题材。不同形状的井盖用途也有区别。比如消防栓的井盖大多是方形,上面刻有消防队员的卡通图案。不同的花纹还有利于明确各行政主体管辖范畴。

虽然只是方寸之地,可是日本各地政府却做出了大文章。

话题作文:方寸之地,铸造辉煌

“见”者,自可由方寸之地观照宇宙万物;善“建”者,寄身于方寸之地,却能胸怀凌云之志,在方寸之地织造出人间最美的锦绣。

“惟吾德馨”是刘禹锡所处的陋室能够充满魅力的根本原因。其实“陋室”的魅力并不在于这所房子本身的简陋,而在于陋室主人对待人生和理想的态度。一篇《陋室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刘禹锡对闲逸高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一间陋室,隔断了他与庸碌尘世的交往,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绽放出独属自己的光芒,使他于方寸之中造就出世间最美的锦绣。

如果说陋室成就辉煌源于主人的性情恬淡,追求高雅,那么监狱锻造豪杰靠的则是身陷图图者豁达的心胸和顽强的毅力。

著名的黑人领袖、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牢狱生活。如此长时间被禁锢在一间狭小的房间中,足以使一个人意志消沉,颓废下去。然而,曼德拉丝毫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信仰和人生追求,在监牢中取得了伦敦大学的函授法学学位,并且一直练习演讲,为的是有朝一日出狱之后可以继续为打破种族歧视而奋斗。曼德拉在监狱的方寸之地上不断磨炼自己,让监狱成为一所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位的大学。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的念头占据着人们的思维空间,是否还有人愿意淡泊明志,在方寸之地宁静致远呢?回答是肯定的。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曾被一些人戏称为“三无”科学家。但就是这样一位“三无”科学家,却创造出对中国人来说是前无古人的辉煌。一间小小的实验室,数十年光阴的投入,数千次失败的折磨……最终,青蒿素这一给无数病痛者带来福音的特效药横空出世,给世界上千千万万的疟疾病患者带来了健康和欢乐……

无数的科学家坚守着实验室这片方寸之地,研制出维护人类健康的弥足珍贵的药物,让各种科技新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使“第一生产力”真正推动人类历史前进……而屠呦呦正是这无数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方寸之地,并不神奇,在方寸之地内迸发出无限光彩的是身处其中的人们一一他们以自己淡泊的心、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从而铸造出人生的辉煌。

  • 范文评析:文章通过古代文学家、当代政治家和科学家“在方寸之地造就锦锈”的三个事例,说明了“方寸之地一样能铸就辉煌人生”。
  • 在论据的选用上注重典型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