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论相

2019-3-12 23:31阅读:129作者:佚名
  • 素材点拨:管仲为了治国平天下这个伟大目标,宁可舍弃最亲密的朋友鲍叔牙而推荐隰朋继任。想要正确认识事物,需要我们摆好感情天平,做出理智而明确的决定。
  • 适用话题:扶正感情天平、不被情感左右判断、理性思维
管仲论相

管伸病危,齐桓公执手垂泪曰:“仲父,万一您有个三长两短,寡人将把国家托付给谁?”管仲缓缓问道:“那您打算用谁呢?”齐桓公说:“鲍叔牙,您看行吗?”管仲回答说:“鲍叔牙与我是生死之交,万死难报,且高风亮节,天下无双。但是非分明,不忘人过,其量不足为相。其为人善恶分明,好善可以,疾恶如仇,人谁堪忍受?为人臣者,谁能无过?其见人一恶,终生不忘,是其短处!若是不得已,隰朋可矣。”

有人将这话传给鲍叔牙,他大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管仲。没错,要是我当了宰相,首先要杀你这小人!”

话题作文:莫让情云遮慧眼

人生活在世上,是在无数的感情里度过的。有人说一个人的生命从笑声中开始又在哭声中结束,这一笑一哭,莫不饱含着浓浓的人情。浸透了感情的一生,使生命有了支柱、目标、希望,使生命真正饱满、充实,使人性有了耀眼的光华。

人们重感情。人类也许永远也无法理解在一头饥饿的雄狮面前,它的孩子与猎物没有区别的那种无情兽性。然而深深浅浅的感情织成的云却又常常成为一种遮蔽,让人们原本智慧的双眼无法看到青天。

司马迁说,人情莫不念父母、顾妻子。人在很多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因情感的砝码将公正的天平偏向自己更在意更关心的人,就像俗话所说的“胳膊肘哪能朝外拐”。于是古代有了《智子疑邻》的寓言而今人也仍旧在走着这条老路,甚至走得更偏更远。一个年轻的女职员在她本该拥有幸福家庭、拥有灿烂前途之时却因贪污公款被投入监狱,当人们问她为什么要做这种傻事时,她的回答只有三个字“为了爱”。一位母亲,因年幼的儿子身患绝症无药可治,竟抱着儿子一起踏上了黄泉路。一个老实的农民,却也知道讲哥们儿义气,将儿时同学偷盗来的赃款藏在了自己的被褥下,稀里糊涂地便成了窝藏犯……人们所犯的错误,小到考试时帮助作弊,大到杀人放火,有的只是一时的情不自禁,美好的情感却真的成了道家所说的“情劫”。

也有很多人认识到这一点,于是情似乎又变得可恶了。“杀熟”在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领域冒出头来。一样的顾客,陌生人就可以得到全面周到的服务,而熟人却被晾到了一边儿;有次品卖不出去,就联系一个熟单位做职工福利。反正是亲不见怪,抑或是熟人自然能够体谅,熟悉的人碍着面子不好说,只管让他们自咽苦水。感情又一次左右了人的态度,甚至还成为一种被利用的工具。

我们景仰包公,不只是因为他不畏强权,更因为他大义灭亲,侧了自己的亲侄儿。

而事实上,每个人在感情占了上风的时候,只要能再有一刻的冷静,就能摆脱情感的纠葛。

人是有感情的,但更是有理智的。当我们注视感情时也切记:莫让情云遮慧眼。

  • 范文评析:文章围绕“在认识事物时必须控制感情纠葛”这一主题,先写了感情之客观存在与重要,接着举出大量事例,从多个角度深化主,阐释话题。至此,收束全文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