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特纳的珠宝品牌是如何被毁掉的

2019-3-5 11:19阅读:435作者:佚名
  • 素材点拨:品牌的要义在于给人一个消费的理由,引导人们为产品付费。市场日益细分,品牌的营销策略也要与时俱进。现实中的无数案例告诉人们:广告植入除了为企业品牌提升知名度和曝光度外,还必须时刻以积极的正面形象面向受众。须知:千里长提溃于蚁穴,为一时爆料而牺牲长久以来积累的口碑,很可能得不偿失。
  • 适用话题:重视口碑、形象建设、正能量营销、品牌定位
拉特纳的珠宝品牌是如何被毁掉的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有一位著名的品牌珠宝商名叫杰拉尔德·拉特纳。由于经营有方,在很多人眼中,拉特纳就是其产品品牌的代名词。

春风得意的拉特纳有一次应邀参加公众活动,在午餐会上,他面对来自商界和媒体界的6000多人发表演讲。可能是一时兴起,为了制造噱头,拉特纳将自己的一款产品称作“纯粹的垃圾”,并宣称他的公司卖过的耳环“比大虾三明治还便宜,但寿命却没有三明治长”。话音刚落,舆论哗然——“垃圾”一词开始风靡整个英国,人们纷纷撇清手里的拉特纳品牌珠宝。短短几天内,拉特纳的公司的市值即蒸发了5亿英镑,拉特纳不得不引咎辞职,该家公司的品牌商标也被迫全部更换。

话题作文:槐花香里的金字招牌

琉璃厂。槐花盛开的五月,恶徒蓝一贵举着范五爷行市的招牌,引着日本人当街叫卖。“就是死,也不能把祖宗的招牌给东洋鬼子!”范五爷持枪相阻,大喝一声,随即饮弹自尽,铁帽子王后裔的鲜血洒在雪白的槐花瓣上。

《五月槐花香》的一大高潮就在于此。主人公佟奉全叹息:琉璃厂的牌子,是范五爷用正气立起来的。当然,琉璃厂这一品牌,实在是民族气节和商业诚信共同支撑的。无论是范五爷舍身护牌、拒绝国宝出境,还是佟奉全单刀赴会、使得完璧归赵,中国人的气节在佟、范二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范五爷,纵然和小市民做生意时不免狡黠,与日本人谈条件却毫不含糊:“您想买,今儿晚上给您送个仿的。真家伙,概不售卖!”那是“头可断,血可流,祖宗宝贝不能丢”的气节,是枪顶在眉心也不蹙一蹙额的气概。正因如此,琉璃厂这牌子历经战火而屹立不倒,伴着槐花的幽香益显清芬。

对平民百姓,佟奉全则是诚信为先。小修小补当然是当面工当面钱,大装繁裱也从不打歪心思。“这辈子只造两次假,一次给汉奸,一次送鬼子!”难怪佟家铺的牌子三次被炮火炸毁又三次被老主顾新制。“信誉是咱家的金字招牌。”此话果真不是虚言。

不卖国宝的气节,是范五爷的铁券书;恪守商道的信誉,是佟奉全的金招牌。在动荡纷乱的琉璃厂,纵然有蓝一贵这类痞氓汉奸,也有日本人虎视耽眈,但只要这两块品牌不倒,中国商人的信誉与商誉便不着一尘。

百年前的槐花香到今天依然弥漫。经商者无民族气节则无魂,无商业信誉则无道。倘如海尔、华为,秉守国业不事外资,恪尽诚信不着邪念,则自尊自强、品牌远播。倘如某油气公司之鬻国资源与人,如某奶业巨头之掺假粉以图利,世间岂有容其之地乎?其必将如蓝一贵之流,一旦东窗事发,或遁或亡,其品牌也必碎落殆尽。

  • 范文评析:作者从《五月槐花香》的高潮切入,紧接着就言明文章主有,然后层层深入地剖析——由影视剧而入现实,将“品牌”一词的内蕴阐述得十分充分。语言个性分明,气壮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