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材点拨:当我们无所事事的时候,我们感受到虚度光阴的恐慌。时间等于生命,如果我们就这样安静地坐着,生命究竟是为了什么?所以只好一刻也不停息,恨不得把每一秒都榨出价值。讽刺的是,并没有多少人因此感到充实。
- 适用话题:消磨光阴、无聊与焦虑、消费主义之弊、享受独处
几十年前,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就曾表达过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担心,认为消费主义倾向会让人陷入爱的危机。相比于他的时代,“很难一个人安静地坐着”的情况在今天显然愈发严重了,用我朋友的话说就是“怕无聊”。弗洛姆断言,假设消费娱乐活动停止4个星期,“会有数以千起精神崩溃的事件发生,更多人将陷入强烈焦虑的状态”。
无聊真有那么可怕吗?无聊之所以可怕,是因为我们不允许它发生。“打发”一词就是把时间看成了恶客,可见现代人是有多害怕无所事事啊。他们用聪明才智提高效率,省出多余的时间,又用10倍的聪明才智想办法杀掉这些时间。这就像我们嘲讽的现代消费主义,先是拼命挣钱,再用这些钱买来许多一辈子也用不上的玩意儿。我们还骗自己相信这些是有价值的。
今天,我们早已习惯生活在高速运转的环境中,甚至可能还上了瘾,变成“需要”活在非常刺激中。如果周遭环境突变,没达到我们习惯的负荷强度,就容易觉得手足无措,进而感到无聊。因此,习惯了杂事缠身,一下子无事一身轻,或是习惯了人声鼎沸,一转身却寂静无声,此时你我所感觉到的,不是久盼的轻松惬意,而是意外的枯燥无趣。所以,许多人早已不知不觉地丧失了感觉轻松的能力。
不妨请你稍微想一想,在一天当中,你安静的时间大概有多少,而你能够承受无聊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很多年以前,我跟着一位希腊朋友及其家人到一个希腊小岛度假。我去的第一天很是兴奋。哇!好漂亮的沙滩,好舒服的海风,所以也跟着有样学样,把自己摆平躺了下来。但是躺着躺着,我开始蠢蠢欲动,觉得有些不知如何是好。我先是站起来买一杯饮料,而后继续躺了几分钟,又忍不住跑去跟别人讲讲话,一会儿又去跟别人借本书……我就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好几回。终于,我的朋友忍不住了。他拿下太阳眼镜,笑着问我:“你在干吗?走来走去,这么忙?”我不好意思地回答:“我觉得只躺在这里,很是无聊,不知如何是好……”他哈哈大笑:“这不就是你来度假的目的吗?学习安静,并享受无聊,这才能让自己完全放松。如果觉得无聊,就对了,先想办法接受它,然后你就能真正享受它。”
原来无聊可以是种享受!从那儿之后,我学会了有时候什么事都不做,而能乐在其中。在放假的时候,我就很自在地让自己完全放轻松,去享受无聊。
在这个变化快速的世界中,你我都该学习享受无聊,这样才能调整心情,让自己更有力量。
- 范文评析:这篇文章首先贵在观点新奇。我们一般认为,无聊就是在浪费时间,应该惭愧自责。作者偏说“无聊也是一种享受”,而且讲得还颇有道理。作者通过对亲身径历的讲述,让我们相信:享受无聊的确是一种能力。本文紧贴现实,又不流于简单的说理,容易打动人。